来源:人气:88更新:2019-05-28 12:54:03
优乐网 宽阔的长安街上,一辆白色的面包车缓缓驶来,一位老人透过车窗向外张望,窗外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似乎让他有些不习惯,老人感慨地说道:“北京全都变了,我都不认识了。”这位老人就是邓小平。不止是他,生活在北京城里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它的建设者分不开。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首开集团到底承载了哪些责任与使命?北京《档案》为庆祝改革开放40年,特别推出《京商传奇》,今日21:56播出系列第四集《一部首开史,半座北京城》,敬请期待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老北京胡同到现代化建筑1从老北京胡同到现代化建筑 40年回眸折射城市变迁
放眼今天的北京城,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从1987年184米的京城大厦,到1997年209米的京广中心,再到2007年330米的国贸三期,北京建筑的高度被不断刷新,但在30多年前,可见不到这些高楼大厦。1978年的北京,还没有什么高楼,8层以上就算高楼了,街道大体还是元朝时打的基础,明朝改建后形成的格局。皇城在中间,皇城外是横平竖直的街道,布满全城的是上千条大大小小的胡同。一家家古色古香、民风淳朴的胡同和四合院,就是当时北京的城市名片,更是北京人舍不得的情怀。由于历史原因与生活习惯,直到北京的七十年代,全北京8层以上的楼大约只有14幢,而率先改变这一情况的,便是北京的前三门住宅区。前三门是北京在改革开放之后建成的第一个高层住宅区,打破了北京无高楼的历史。但如此规模的住宅建设,在当时的北京还从未有过,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负责,谁能担此重任呢?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邓小平视察前三门工程1邓小平视察前三门工程 两个问题影响房地产业变革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北京城老百姓们的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住房条件能够得到改善。1980年北京市人均居住面积为4.79平方米,连5平方米都不到,好几户人家挤在一个狭小的四合院里的情况非常普遍。1978年10月20日上午10点多钟,时年74岁的邓小平视察前三门工程,在听完工作人员汇报居住面积后,邓小平略感遗憾地说道:“小了点儿”,并在仔细观察研究后用商量的口气提出:“层高能不能降低一些,把面积搞得大一些?”降低楼层,增加居住面积,就是这一主张,对我国之后的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邓小平视察前三门住宅楼的最后,老人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居民住房可否成为商品呢?”住房与商品,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还没人把这两样联系到一起。这个看似前卫的提问,会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首开集团又在这里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住房商品化逐步走向成熟1住房商品化逐步走向成熟 “经适房”成购房市场中坚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彻底废止,买房成了人们的头等大事。2000年,北京的一场房地产展销会,吸引了大批人群关注,而回龙观一带的经济适用房,则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为解决北京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由首开集团负责开发的回龙观项目,居住面积适中,销售价格便宜,备受市民青睐。其总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解决了25万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极大地缓解了北京市普通居民的住房困难,至今仍是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代表。经济适用房价格较低,但首开却没有因此降低标准。为了使住户方便舒适地生活,回龙观的建设坚决不在配套设施上做手脚。为了让住户喝上市政管线的自来水,首开还不惜花费巨资,从8公里外的清河水源九厂引了一条输水干线。凭借着,首开集团已然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随着居民住房情况的日益缓解,一场更大的动作将已悄然展开,这会是什么呢?今日21:56北京卫视《档案》播出《京商传奇》系列第四集《一部首开史,半座北京城》,为您一一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