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一路向南,类似于一个旅行的纪录片,两个年轻小伙谷岳和刘畅,其实也没那么年轻了,三十左右的岁数,通过各种免费的交通工具,最普遍的就是搭陌生人的车,从北极圈出发,到达阿根廷的最南部,跨越美洲。
每天下班回来点开他们的视频,就如同从传统乏味的生活中跳脱出来进入另一个世界,看他们试图在零度的北冰洋里游泳结果扛不住刺骨的冷赶紧跑回岸上穿衣服,迎面的海浪打过来时我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看他们在当地因纽特人家里吃味道古怪的鲸鱼油,浸在黄油里的海豹肉,唯一煮熟的食物就是驯鹿粥,我也想象要是自己的话能不能下得了口;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遇见的奇特的收藏家,他家里客厅的沙发被无数的动物标本包围着,还都给起了名字,其中价值不菲的北极熊标本的爱斯基摩名字翻译成英语意思是"eat my money up"(花光我的钱),很逗,因为他当年花完了所有积蓄15000美元制成的这个标本,那会儿是70年代,现在已经不允许捕熊,价钱已经翻了几倍,但他完全是爱好,收藏的东西一律不卖。
可能这些都是我们一辈子不会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事情,刚刚还在豆瓣看到一个帖子询问在中国如果为了自己想要行走见世面的梦想放弃工作远离父母是不是不孝,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正常的轨迹是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甚至选择喜欢的工作而不要父母安排好的都成了一种辜负,只能说我们的环境称不上包容,我们的长辈学不会豁达,所谓的自由快乐比不上房车妻儿来得实在,所以周围的大部分人都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单位里的主管不到三十儿子都三岁了,每天关注股票涨跌,抱怨劳动强度和工资不成正比,在他身上除了业务水平是值得我学习的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其它让我艳羡的点。另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姐姐,典型一潮妈,热衷的是为她两岁的女儿网购各种PP的衣服以及挑选什么开发右脑或是练体形的培训班,下班永远最积极,所有大小活动能不去则不去,一切只为了回家陪女儿。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许就活在自己认为幸福的生活里,只有我这个旁观的人不甘心就此成为下一个复制者,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因此烦恼的东西也不同。
常常会纠结想去的地方那么多,而时间那么少,难道真的只能辞职才能去旅行?今年的工休有可能泡汤,所幸去年那么有行动力的自己,把工休拆成两段分别去了凤凰和厦门,不过一年,这样的勇气似乎在慢慢消退,果然有些事在当时有想法的时候不做就永远不会再去做了,所谓的梦想真的会随着年龄和环境悄悄改变的,更可怕的是你通常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生活却已经把你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无趣的人……
总有些人会偶尔刺激一下你的神经,让你看到世界无数的可能性,仅仅基于这一层面,我也觉得这部纪录片的意义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