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日本过得安逸自在气质非凡的男画家,刚刚娶到了心爱的美丽的妻子,却在新婚燕尔的时候被迫“效力”天皇,知道自己做了父亲后马上离开妻子和宝宝,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抢杀掠夺成了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新工作,石桥先生内心无比痛苦,无时无刻不思念远方的太太。在这种杀戮工作不适被淘汰的过程中,对生的本能渴求和对太太的牵挂使石桥换上中国人的衣服,选择逃生,遇见了一群好心的唐山村民,并逐渐产生感情,而这个时候又面临村民的不信任,再次回归鬼子队伍,而这次他却再不是那个可以上战场的士兵,这一切对于石桥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梦。
大特写交代人物,全景交代环境。整个影片中规中矩,虽然选择了全新的视角铸造故事,但拍摄方式和手段却是中规中矩,颇有模仿第五代导演构图的风范。大特写把石桥、凤莲、花儿以及村民们表达的尤其契合环境,皴红了的脸、带些灰尘的皮肤,但眼睛却透着一股水灵灵的清澈,把人物最本真的外在形象表达的惟妙惟俏。对凤莲家整个院子以及村子环境的全景交代,让人觉得这就是最让人感觉踏实和舒服的农村。色彩上,凤莲和花儿的大红花棉袄,在灰漆漆的村民里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种美让人感到清澈干净,让人不自觉卸下防备。院子里棕黑色的桌子,青灰色的墙壁还挂着黄澄澄的玉米,没错,这就是生活,那个时候最朴实无辜的村民的生活。
故事是一个让人无比佩服的好故事,独特的视角让人不自觉称赞叫好。上半段石桥在村子里的故事着实令人惊喜,始终给观众藏着一个秘密,戏剧矛盾的冲突点一直压着压着压着,让观众打破一种预设再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故事情境,使观众情绪一直驻扎在这种打破重建再打破的环境,最后“哦,对!就是这样。”的快感循环中。随着文本呈现叙述故事的时间推进,真相渐渐被表达出来,石桥再次回到鬼子队伍,一系列摧毁观众三观,引发同情的意想不到一件又一件发生,不自觉让人开始对这种语言所牵引,观众的固有思维模式被控制,待故事发展到一个高潮刚刚舒缓另一个高潮孑然而起的时候,观众不自觉开始怀疑文本的真实性,这个时候故事开始让观众感觉有点扯,被燃起的感动同情等一系列感性行为似乎成了导演催化观众感情的招数,太夸张的高潮部分跌宕起伏,让人感觉有点像坐了好几次过山车,激动刺激背后是些许想要发呕的冲动。
视角的独特性和小成本的商业本质要求这种电影走实验电影的路子,市场电影节获奖的营销方式确实顺应了产业趋势,但对于国内市场来讲,立意这么独特人情味这么浓厚的艺术片排片量少得可怜的确令人遗憾和心疼,虽然获得奖项,但在国内院线以及对国内观众的影响力过于微小,一个最该让中国人去感受、体会的电影没有起到更大的作用,除了惋惜没有别的词来形容自己对这件事的低落情绪。但是国外的电影节对此类题材极为感兴趣,拍摄方式又这么“中国”,这确实让人感到些许欣慰。还是那句话,故事立意已经徘徊于主旋律抗日电影之外了,相异于同类话题主流的商业和记录片,如果在这种故事下以一种新的视听语法或新的类型出现,是不是会更好?
浮生若梦,何去何从?石桥先生在逼迫下成为一个杀人狂后,更不知道自己该走向哪里。

何去何从(2016)

又名:The Loner

上映日期:2016-10-28(中国大陆)片长:90分钟

主演:中泉英雄 漆子美 李婳 叶峰 王曦 

导演:关晶 编剧:韩贺利 Heli Han/关晶 Jin Guan/何东平 Dongping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