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 法医秦明 》,裡面有几个凶案场景做得非常逼真( 甚至导致丧失影像美学,哈 ) 。细緻的场景几乎集中在前两集的油炸尸体案件上。尤其一开门进凶案现场,画面中一直窜来窜去的苍蝇让观众都有皮肤跟着被沾黏的感受。顺着这个话题,介绍一部台湾客家电视台製播的相类题材:《 落日 》。这部几乎能作为台湾科学侦查「 前史 」素材的戏剧,试图延伸曾在台湾本地被神话的法医( 杨日松 )与其日常。第六集一段对犯罪行为的「 福寿螺 」理论,以入侵物种、农民施以农药抑制生态的手段交互诘辩很有趣。本剧引自杨日松「 日落后不谈验尸 」的採访标语作为概念。《 落日 》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个对事件祼白( 甚至平淡 )的描绘,还有一种台湾九零年代仍存有的社会纪实语言( 小时候社会版新闻都是这种陈述口吻 ),一种命案遗体像蒸锅中半熟的猪大骨、用着粒子粗大且摄影术不良的警员旁记材料为佐证的叙事日常,而不是华丽数位特效下非人为视角陈述的语言。这在电影工业高度介入的其他刑侦剧中较为少见。

《 落日 》中仍旧有许多过度刻意的近焦取景、光圈大到前景( 或远景 )只容外轮廓辨识的镜头,你可以说那些是充满类戏剧推移的復古情怀( 而我确实也特别喜欢这些设定 )但也是一种情怀过剩。当然不得不承认这种镜头矫动过剩其实也间接补足了台湾在进入千禧年以后、社会媒体娱乐铺述式荒唐场景下一直过度「 主观 」的报导视角。由于这部剧围绕着杨日松侦办过的几个着名刑案、所以和台湾社会紧密黏合,但也让我意识到这个当时台湾时空下奇异的资讯断裂。《 落日 》的案件几乎涵盖本人的生命历程,它和我的社会时序其实「 共轴 」,每个事件多有印象( 加上我是一名法医学爱好者 )、但却每个事件都让我需要抓着 Google 「 回忆 」。这对我来说是某种历史维度的混乱,脑中塞满的是当时媒体资讯製造的「 共同回忆 」,而网上充满的是媒体遗留下来的「 片段现实 」。和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多次被搬上电影和戏剧中多维演绎不同、这或许也能用来参照看待,为什麽台湾很多凶案即便重複搬演却讯息度狭窄无法扩张。

《 落日 》对我来说的另一层魅力是在 1980 末到 1990 年代的社会风气,那个还未被过剩媒体塞满的时空和那年代特有的一种讯息恐惧。但这些在习惯美国犯罪现场的受众群眼裡根本不重要。也因为近年的故事陈述就是那几个常上谈话性节目的法医、鑑识人员的案例,所以在网路上搜索台湾法医其实会出现很多「 因果报应法医告诉你 」、「 杨日松讲的鬼故事 」这类的题材模型。最后要提到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部分。《 落日 》这部剧还有个我个人满喜欢的小设计,就是每段案件的片头都是由当时真实案件的剪报构成。这个并置设计让我当时边看边搜索相关案件中「 媒体叙事 」、「 舆论叙事 」和「 戏剧叙事 」的层次差别。可惜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太少,多数对刑事案件与新闻关係的研究方向都倾向于大众媒体道德的讨论。

<图片2>
<图片3>

落日(2015)

又名:Sunset

主演:朱陆豪 单承矩 邓九云 张书伟 高英轩 楼学贤 高允汉 杨闵 

导演:邱晧洲 王传仁 赖国安 编剧:于尚民 Johnny Yu/刘蕊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