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想是什么?
你生活觉得幸福吗?
你生活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影片讲述四川的农民妇女从成都火车站乘车去乌鲁木齐摘棉花挣钱的旅程,在火车站、火车上就是用这几个问题来采访,其中还有小孩、少年(11-16岁)、男农民、包头等。因为在老家挣不到什么钱,而去新疆摘棉花能挣500~600元/月,每天工作13小时,一共两个月时间。去务工的人很多,火车非常拥挤,有些人都是爬窗户进去的。在火车上,就开始用以上几个问题正式抓人询问了,妇女、农民的答案基本是钱、家庭之类的,小孩、少年对于理想的回答分别是“警察”,“火车别这么挤就好”“打工”或者沉默……
现场导演阐述是自己年轻时被下放也经历过这样的苦难,拍这个纪录片就是抓住和农民的共鸣点,对他们的生活很同情,也认识中国社会的现状……
这个标榜着“人文关怀”的新闻采访片,画外时刻充斥着一个浑厚的普通话——“你去哪?”“去新疆干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生活觉得幸福吗”“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等之类——真让我内心很纠结,这些话就好像一把刺刀刺进这些受访者的身躯。我觉得如果是一个受西方思维教育的人拍的还情有可原,可最后发现竟出自一个电影学院毕业的中年妇女之手,而且她在现场博得无数观众热烈的掌声。我很伤心,我很愤怒,劳苦大众的艰辛却成为这些社会精英通向艺术成功之路的鲜花。
现在,你们这些为影片唱赞歌的人,倾听我这一介草民的声音吧!
这部影片本质上就是一部谄媚西方、鄙视国人的伪电影。电影中采访者和受访者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采访者所提出的问题不但带有西方色彩,产生一种间离感,而且对片中的人进行一种心理“侵略”。
首先,针对乳臭未干的少年乃至偎依妈妈怀里的小孩询问“你将来要干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这种严肃和频繁的询问真让我感到荒唐。这个问题本来只是大人调侃小孩的一种玩笑方式,却在片中频频出现。对于现在的人,有多少人小时候就像项羽、或周总理(两者都是书上写的,真伪难定)一样怀着一种明确的志向,或者考虑这个问题呢?没有的玩具的小孩期望将来有许多的玩具,厌学的希望永远不去学校,或者希望成为“奥特曼”“超人”,又或者当警察抓坏蛋、上大学。像孔圣人尚且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你指望片中小孩能说什么呢,他们的答案就是在给导演抽一记又一记的耳光,“当警察”“为人民服务”“火车别这么挤就好了”“打工”回避、沉默不语……这个问题远远超越了小孩思考能力的极限,而画外中年男子却仍津津有味地问。为什么不反问自己——理想是什么,少年时的你的志向又是什么,而对一个涉世未深或者根本无法考虑这个问题的孩子紧紧相逼呢?
另外,针对四川贫困的农民谈“幸福”、“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这类精神层面的“外来词”。首先,这种严重带有个人思维的、陌生的措辞方式就是一种对他们的不尊重。如果你真的了解他们的生活的话,这些词汇根本不会出现。“幸福”是什么?或者你来下个定义,或者你解释一下,这类“词汇”本身就是一种带有西方意识形态、深层模糊的东西,为什么不换他们熟悉的言语方式呢?为什么不事先了解他们的生活呢?为什么要带有一种学究气的态度去“关心”他们呢?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虚假的关心真令人作呕。其次,这些问题更深层是导演缺乏电影最基本的客观认识。中国现在无比强大了,人们都追求精神享受了,什么“幸福”“理想”“独立”等,这些尚未脱贫的人们太不幸了。谁是中国的主体?你?还有千千万万个享受“自由”的中产阶级?这些四川农民成为社会边缘化的人了?唉,你们真是一群可怜的近视眼,你们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以为自己引领时代的价值观,你所想的也是他们所想的,以为你们已经走上无比光明的大道,以为他们会感激你“高尚”的怜悯。等着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中国,人们的物质享受不但西方化了,连价值观也被同化了。人生变成了一种爬山竞技,每个人都奋不顾身向上攀登,高点,再高点,一直徘徊在山脚下的人们渐渐变小了。山上的人心情好,就把自己剩下的变了质的面包向下砸,以为山下的人们会感恩戴德,殊不知他们随时有可能把整座山都推倒。


PS:电影学院的现场观众让我很失望,当我向导演说我的意见时,导演的诡辩反而掌声雷动。电影学院,也变成一个推崇权威的讲堂了。所幸,我未能考进电影学院,那里除了一些官腔和傲慢外,我看不出他们有任何新奇的思想。

希望之旅(2002)

又名:Railroad of Hope

上映日期:2002-09-12(中国大陆)片长:52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宁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