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杨思维女士,但佩服她是个能成事的人,能在每个关头寻找翻身机会的人,韧性很大。但没有资源和制作公司,有心无力,也只能靠真实了吧。其实是挺险的一条路。
第一次看到能把公司年会开成诉苦大会的,这种场景只有某些国产剧可能才会出现吧,不知道该称赞人性化,还是完全以女性为主导的团队情感过于细腻。但在这样一个氛围内,释放彼此的压力,反倒在工作中能形成凝聚力,这也许是她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吧。
不清楚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但正如每个故事开始,都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
这是个讲职场的综艺,简单扯下形势:
宏观层面,为防止中国产生泡沫经济的破裂,无论是国际上的局势变化,还是具体发展都几乎到了瓶颈期,努力争取境外合作和转型中。历史上日韩等国泡沫破裂后果太严重,前车之鉴,需要放缓脚步重新调整方向。这时期不可避免引起从2018开始的市场经济颓势下,有问题的公司撑不住破产,没有大问题的公司收紧裤腰带,宁可谨慎也不轻易投资。
行业层面,流量经济的危机。市场上终究是良币驱除劣币,随着公众欣赏水平提升和更高的精神需求,粗制滥造的作品遭到了抵制。另外政策上,也对高价片酬和阴阳合同等行业乱象加强整治。制作上需要更多的资源以及冒更大的风险。在政策变动和新的行业规范具体实施前,大家都持币观望。
都说2018年是中国偶像元年,其实也是走日韩等发达娱乐国家的老路,今后,偶像、搞笑艺人(综艺人)、演员这三者身份将分的越来越清楚。从侧面上也是对流量经济影响力的大大削弱,在娱乐圈的份量大幅度下降。
艺人层面,应多年来社会和公众的呼吁,国家的下属单位广电对污点艺人和负面新闻缠身的明星限制越来越大,具体到所参演的影视剧和作品不能出现在公众面前。
同在亚洲文化体系,周边日韩等对本国劣迹艺人的封杀尺度更强。
上星卫视的国有单位电视台执行是最严格的,随着政策的缩紧,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也视情节严重慎重考虑封杀的尺度。
2018年是人设崩塌的一年,流量危机和人设崩塌息息相关。
以上原因,使壹心娱乐这样纯娱乐的公司波动最大。
作为一个纯经纪公司,和其他形式的团队和公司有很大不同。市场上,有几大类型,一种是成龙、周星驰、徐峥、吴京、李冰冰这样的顶级艺人有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明星个人已经形成巨大品牌,除了商业合作外,自己本身也能拿到和创造资源。
一种是中影、华谊、正午阳光这样偏制作团队的,有专业化的影视团队和业内口碑,手握一些大导演和好IP资源,并和某些播放平台达成长期合作。
还有就是万达、阿里、腾讯、地方卫视这类偏资源的综合性公司,有钱,有大的播放平台,直接占据市场的份额。
而壹心娱乐,是为艺人进行时间管理的公司,配合艺人和市场,创造和扩大明星的品牌效应。
因此,市场好时,公司能为绝大部分想要上升的艺人和需要扩大品牌效应和利润的公司提供便捷、价值相当的双赢合作。市场严苛时,首当其冲。
说到节目类型,《我与我的经纪人》其实也是现下为了越成熟的市场综艺节目的大势所趋下的作品,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精细化,满足观众尝鲜和各种口味。
公众将目光在艺人的作品、艺人的家庭生活后之又投向艺人的职场生涯,很多人都羡慕明星的光鲜亮丽的人生,不可避免的好奇究竟是怎样工作才能达到那种程度。
节目的开始,投向时下大热,也处在舆论峰口浪尖的频上热搜以杨天真为代表的“壹心娱乐”新型经纪公司。
金牌经纪人,更多的是在业内积攒的口碑,幕后之王,像杨天真这样推到台前被公众熟悉,甚至超越手下艺人的名气,也是罕见了。这类人,成了以后估计都能是新的行业领军人物;失败,也有可能成为商业失败案例的典型。
只是实在没想到壹心娱乐以杨天真为领导的是“铁娘子”军团,清一色女将。


第一期的艺人,朱亚文、张雨绮、白宇三个人其实都各有特点。
这里说一下人设和形象营销。人设,是建立一个完美模子,不管啥样的人都往里面套,有一套熟悉的易操作的固定的流程。
正常的形象营销应该有个底限,就是真实。没有学历不要伪造学历,公益活动应该是真金实事的做,一般的才艺不要尬吹的天花乱坠等。超过了这些底限,就是虚假的人设,会被人识破和揭露,最终崩塌。
而好的形象营销,则是贴合艺人本身,发掘优点和特长。艺人自己也要真正努力和学习进步,把握好心态,生活和工作中真正的积极向上,加强自我管理和道德建设,经得起诱惑,勿以恶小而为之。
形象营销很常见,大到公司,小到个人。普通人在面对家人朋友,也要建立形象;到公司与工作中,也要形象营销。
建立品牌最大的就是诚信。
一旦失去了诚信,多少忏悔和补救都没用。
以朱亚文的声线和以往公众形象,和作品中的表现,走霸气有担当的顾家的大男人这条直男路线没问题。《声临其境》中“行走的荷尔蒙”给人印象深刻,可惜没能在其他综艺和作品中延续和巩固。
朱亚文和经纪人一娃张的相处模式,比起“父女”,看起来更像“哥们”,很男人很兄弟的直男式交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彼此都同化了,说话也直接,可以互相揭短,勾肩搭背。


张雨绮走独立率性的大女人路线,敢爱敢恨敢说,成于此也败于此。因为敢爱敢恨敢说的速度太快,像是没经过大脑考虑,于是屡屡陷入争议中。
而演员的负面影响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益和自己的收入。首先影视方面怕演员问题作品不能被审核过无限拖延,已经拍好的后期需要换人补拍和剪辑都是巨大的成本和工程量。
另一块广告代言、商演等其他收入方面的合作方也怕影响自己的良好品牌形象。
里面还有因演员出问题无法继续合作的退钱以及赔偿款。
出于艺人“过火”的性格,张雨绮和经纪人配对是互补模式。
她性格太过火爆,而经纪人筱雅从面相行为来看都是很温和的人。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一个大胆,一个谨慎。但从交流来看,经纪人还是有些弱势的,张雨绮太有主见了,老板杨天真也太有主见了,两个女强人之间估计都不好直接交流,如果不是看起来性格好、有耐性、心宽体胖(指人心胸宽阔、外貌安详的意思,并不是肥胖)的经纪人筱雅担当两人之间的桥梁,无法想象。


挺喜欢这经纪人的面相,最美丽的“胖子”。
从白宇蓄起胡子那刻起,大概就是要走成熟稳重的大叔路线。毕竟市场上“比鲜”的太多了,难免同质化,也很难“艳压”四方。
他和经纪人琪仔的关系看着像“兄妹”,快速成长的艺人和努力跟上的资历尚浅的经纪人。


跨年演唱会那个跑步机等事件无异是职场最大的低级错误,在于第一步的沟通没能做到位。
没能事先了解具体细节和做好可能会发生的状况的应对措施,导致艺人方面没能提前拒绝或准备。临场商议不过是亡羊补牢,会给对方留下不专业的印象,另外和合作方制作组没日没夜构思、辛苦做出来的策划很有可能被破坏。
如果这时候沟通再出问题,过于软弱,对于艺人来说就是“赶鸭子上架”,除了心里不舒服,最坏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和节目呈现。
过于强硬,给对方留下“耍大牌”的印象,对于“上升期”的艺人来说,每一点都会被媒体和公众无限放大,留下了膨胀的标签,很有可能大好的态势急转直下。
多少爆红的人因为做错事立马被封杀。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公众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艺人和经纪人的前前后后具体过程,只以结果来判断。
合作方也会以是否履行约定,讲契约精神而且有法律责任的。该情形下经济损失都是小头,弄不好会搭上自己和艺人的前程。
乔欣和浩浩经纪人这组合绝对是“小可怜”、“受气包”。
对于公司来说,对于行业来说,都是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
乔欣运气还算好,能有一部代表作品《欢乐颂》。但无论从戏里的份量和出彩程度,以及戏外的资源,和刘涛、杨紫她们都差太多了。
论形象也不是太出众,同龄或者比她小的女演员中,说句不好听的,这种“邻家女孩”气质一抓一大把。
职场上老板对人什么态度就知道处在什么位置,从杨天真的专业处理方式就能看出明显差别。
公司成熟的能独当一面的主经纪人安排给大牌,朱亚文和张雨绮,和两方的交流也是相对平等。
对于红起来的白宇,亲自详谈,并让他说出不满和提条件,还打算给他换经纪人。
对于浩浩和乔欣,是很开诚布公了,要留要走随你们,可潜在的意思很明显,公司有你没你都一样,且目前很难提供更好的资源给你们。
首发这个阵容还是有趣的:
较为完整的展示了公司内部的金字塔体系,也算娱乐圈的缩影吧。
而且居然没有流量小鲜肉,是都走光了吗?
朱亚文也代表相当一部分男演员,中年危机,转型时期,定位不明确。
张雨绮也代表了娱乐圈大花们的现状,本打算以新时代女性形象站稳脚跟。但似乎跟前辈范冰冰一样,老是陷入舆论漩涡。
白宇虽然处在上升期,但能冲到多高,能不能站稳脚步?也是个疑问。毕竟年年都有大红的人,有的两三年就消失了。还有人,被翻旧账,前世孽今生果,多少人可以坦荡的面对过去?在各色染缸的娱乐圈始终独善其身。
而乔欣和经纪人所代表的奋斗中的职场新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能有几人不被拍在沙滩上?
杨天真和公司/团队、手下艺人、经纪人所面对的最大问题:
1.朱亚文、张雨绮、白宇、乔欣都是演员路线,好的影视作品将是他们的立身之本,也直接关系他们的其他商业合作和收入,和前程。
无论是广告代言或商演,还是大热的综艺节目,都是锦上添花。
朱亚文能够上《跑男》,但综艺节目系列往往都是在走下坡路。离开了最大的明星邓超以及很红的综艺咖陈赫,不是很看好这届。
演员能发挥多大的综艺效果,观众能不能接受,真人秀的表演和影视剧的表演有很大的不同,喜剧演员多年摸索出来的形象和节奏也很难被套用。
另外一旦被综艺咖定型,对演员自身的影视事业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参考郭德纲。邓超其实既得益于跑男,又被它标签化,观众过于熟悉夸张的表演对他
本身深刻内敛的角色接受度不高。陈赫更是被定性为综艺咖。
娱乐圈是有鄙视链的,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观众心中:电影咖>电视剧咖>综艺咖。
综艺人牺牲多一点,演员奉献多一点。
喜剧人通过自己的低姿态取悦他人,演员投入到角色中压抑名为“自己”的情感,这里不深究区别。
2. 从受众群体,朱亚文是偏向中老年妇女注重家庭的群体;张雨绮是独立自强的女性群体;白宇虽然开始走的不是偶像路线,但他基本上也都是女粉。
艺人和公司面对最大的问题都是“阴盛阳衰”,没能把握住男性市场。
而且杨天真团队走的路线大部分和流量是重合的,粉丝和流量粉的性质很大部分也是重合的。
常常说艺人,经纪人/公司,粉丝更像“一家人”。
有男人的地方就有战争,有女人的地方就少不了“宫斗”。大体将女性粉丝团体分为低龄粉、女友粉,姐姐粉,妈妈粉,奶奶粉。
这种划分更侧重心理年龄和行为年龄,而不是简单的生理年龄。
低龄粉和女友粉有一部分重叠,前者重虚名,后者重肉体。作为青春期正常的性萌动,女友粉很多都是将“完美形象”的明星偶像当性与爱幻想对象了。初步建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反复时期,叛逆时期,自我摸索时期。亚洲包括全世界性的禁忌和教育缺失,另外本身成人也不宜或不适当的介入。
这部分粉丝会成长的。
由于偶像越来越年轻,去年造星工厂出来的很多都未成年。而且这类节目参与互动程度较大,使得粉丝和偶像之间出现了养成和陪伴的感受。这类女性粉丝叫姐姐粉和妈妈粉、奶奶粉。在男性粉丝团体对应着哥哥粉和叔叔粉,不知道有没有爷爷粉。
姐姐粉和妈妈粉比较关心公司有没有为艺人打造和争取优质作品。
对待恋爱问题上,三者明显态度不同。女友粉是嫉妒。姐姐粉则是挑剔,所谓的姑媳关系,对女方形象和地位等不满足。妈妈粉,则是担心谈恋爱影响事业,来自老母亲般的操心。
奶奶粉,佛系追星。
在处理争议事件上,粉丝谩骂攻击是低龄粉和女友粉,姐姐粉煽动、锁场、控评(有时候配合公司团队),负责解释的是妈妈粉,女友粉下场、姐姐粉担当师爷想和号召应急措施、妈妈粉后勤。
看起来像普通的婆媳关系和家人关系。但和经纪团队的“正牌家人”相比,粉丝看似亲近,实则因为距离,相互不了解,会产生很多误会,有时与经纪团队甚至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甚至有粉丝在社交平台上自发的组织声讨经济团队无作为。
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各方面的信任。
而信任大多时候以结果论,而不是过程论。
到这里,可以分析下杨天真频上热搜的原因:
老生常谈,追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流量和明星人设经济的崩塌,说白了,就是粉丝经济的问题。当它跳出粉丝范围,辜负和欺骗公众开始,相关公司和粉丝群体不可避免的遭受舆论的反噬。
这个问题大了来说,不是简单哪家公司哪个人单独出的问题,是市场的盲目投资和赚热钱/快钱的心理作祟。娱乐圈的发达,被太多资本和投机者盯上了。
除了公众的讨伐,以前同一阵营的粉丝团体也会把责任转移到经纪公司身上,反戈一击。
内忧外患,以前就有争议的杨天真彻底被推上舆论巅峰。
从这点来说,《我和我的经纪人》算是她们团队为了走出困境的开年力作,最终走向还是让人期待的。
当然,到底她们自己有没有参与制造热搜或者合作方是否看中并且准确抓住了这种焦点而出的这个节目,就不好说了。
否极泰来,黑红路线在娱乐圈也很常见了,比洗白更高级的手段。
艺人和团队千万别想着以色事他人,还是以作品打动。出卖色相是最肤浅的,建立和丰富自己的内涵才是长盛不衰,而不只是明着叫卖,潜移默化的慢慢影响,放长线钓大鱼,得有耐心,耐得住寂寞。
演员还是以影视作品为主,综艺节目为辅,上综艺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作品。
正常维护自己的隐私。
这在日韩欧美成熟发达的娱乐业下是正常模式,国内各方面才建立。

演员红起来两条路:
走个人魅力,然后有机会参与进更好的作品,来巩固明星的位置。(范冰冰实在是典型的例子)
凭借一部部好作品,慢慢建立起个人魅力。(成龙、李连杰、周星驰、周润发、徐峥、吴京)
概括起来,前者以人为本,后者以作品为本。两者有时候不冲突。
后者太难操作,周期太长。娱乐圈又是喜新厌旧,新人层出不穷。
所以很多公司走的都是前者,谋求短期利润,很难长久的和艺人合作共同谋取更大的利益。
经纪人与艺人职业的特殊性:
理想中艺人和经纪人关系,才是真的“恋与制作人”。比起真实的夫妻关系,娱乐圈的经纪人和明星更像合理的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
好的经纪人和明星应该是“友达以上,恋情未满”的状态,他们协作并进,获得生活和工作上的双赢。而且在亚洲文化里,工作和生活常常不分的。
相处的时间最长,胜过家人好友,更了解彼此。一起谈娱乐圈真实的八卦,不能为局外公众知道的秘密。双方更要最理性的谈判,出于工作和赚钱的必要。或多或少介入彼此的正常生活,业绩也息息相关。有一起努力的方向,一起进步的空间,一起成长,一起分享,关心彼此的身体和健康状态,共同向第三方谋取最佳的利益,相对公平的对话环境。
这不正是真正的婚姻和夫妻关系所理想的状态吗?
出于职业道德,经纪人应该偏向公司和团队,一切以合法利益为最高标准。出于个人道德,经纪人应该偏向明星,他们是自己精心培育和守护的“产品”。然而,这两种道德往往有许多矛盾的地方。
除了合作,经纪人与伴侣以及朋友、家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博弈关系。
此消彼长,出道的新人肯定多数服从经纪人或公司的安排,而慢慢成长为大牌的明星,往往影响着经纪人的选择。新的经纪人说话份量不够重,金牌经纪人能获得更主动的话语权。
理想的情况下,他们是帮助彼此成为更优秀的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互坑的状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生活不是理想,没有时间去寻找或等待那个更合拍的人。就如相亲一样,在有限的交际圈寻找条件差不多的人。
比婚姻更考虑门当户对。
在“包办婚姻”下,艺人和经纪人就像谈恋爱一样,有着漫长的磨合期。
好的资源就那么多,僧多肉少。
即便能争取到比较好的资源,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艺人能不能红?怎么红?红到什么程度?红多久?有点是玄学,看命。能在这行稳住脚步,十几年或几十年有节目或影视上,经常能在主创名单里,已经算成功了。更重要的是有人分享你的成功,分担你的失败,彼此依靠,才是人生的永动机。
即使两者分开,有道德的经纪人如果不能和艺人继续保持朋友关系或寻求在合作,也应该像前男友前女友/前夫前妻一样老死不相往来,相忘于江湖。
毕竟作为曾经最亲近的他们爆料的话,可能会对艺人捅最狠的刀。
从《我与我的经纪人》第一期看,杨天真的团队和艺人们都有正常野心,虽然有点剑走偏锋,隐约可以看到流量时代靠作品以外维持热度和话题的方式。
国内综艺节目发达,作为娱乐圈的中坚力量演员入主是早晚的事。
综艺是条捷径,但保质期比较短。
无论在哪国,真人秀红的快,过气的也快。
制造流量短期内得名得利,但长期还是看明星踏实的基本功和道德保障、还有作品。最大的隐忧是过度消费观众,泄露个人隐私,过度曝光,这股新鲜劲很容易过,观众都是喜新厌旧的。而真人秀,已经是最基本的套路和真实人设定型,艺人很难再有更大的突破了。
希望这类节目能给艺人和市场都带来新的渠道和好的机会,呈现出更好的作品,补充完善行业内的建设,最终受益的还是观众。

我和我的经纪人(2019)

主演:朱亚文 张雨绮 白宇 春夏 欧阳娜娜 乔欣 

导演:吴涯 

我和我的经纪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