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当立之年的大門前,心情不禁惆怅若失,对青春时代的种种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去挽回什么的遗憾时时折磨着我。兴许是工作繁忙的缘故,一旦赋闲,哪儿也不想去,什么也不想做,患有社交恐惧症,严重缺少很多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情感体验,总是有意识别地逃避人群往来,潜意识里却又暗暗羡慕热热闹闹的人际关系。整个人既没有活力,也没有因为宅在家就自学什么才艺技能,为自己的废柴无能感到可耻,偶尔有能够照亮平凡生活的美妙瞬间,无疑就是读了一本好书、听了一首好歌或者看了一部好片了。

再或者,是认识一个可爱的女孩子?

这几年,我在青春将失的焦虑中,追逐了很多旧时代的女孩子,徐杰、彭雪芬、刘蓝溪、朱海玲、吕秀菱、苏明明、林碧琪、夏文汐、翁靜晶、马斯晨、李丽珍、袁洁莹……通过观看她们年轻时候的电影作品,阅读旧时的文字报道,聆听歌声,回味她们或端庄或俏丽或大方的荧幕形象。虽然经历几十年时光的无情洗礼,岁月的留痕无情地掠过脸庞,在繁星中深深隐藏。但几十年前的柔美神采却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时至今日,依然令我陶醉不已。也许大部分人会因为妆容和造型的过时对老电影望而却步,我却完全不会那样认为,甚至于对现在活跃的女孩子心生畏惧,那些华丽的色差鲜艳失真得过分。好像看到老一辈的她们,才会心安理得,静静地欣赏时间——这个伟大却无情的匠人,在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美绝伦艺术品。

永昇这个曾捧出金马影后陆小芬,还把歌手出身的谭咏麟送上金马影帝宝座的台湾电影公司似乎特别有”点石成金”的本事,林青霞在出演他们公司的《爱情长跑》前一直是三厅电影里哭哭啼啼的文艺片女主角,而在《爱情长跑》里她扎着兩條小辮子,手托着腮露出自信的笑容,运动健气的少女造型格外醒目,是一个喜爱长跑运动的女汉子,男孩子氣的性格跳出瓊瑤電影里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範疇。
【林青霞:我真正受人注目,使我銀色生命有個更新起步的卻是永昇公司的《愛情長跑》。我飾演的是已到適婚年齡,而個性卻是明朗、活潑帶點男孩子氣的女孩,這個喜感的角色對我胃口極了,我自信能夠演好她。】

所以当2012年看了永昇投拍的校园喜剧片《佻皮俏冤家》(原名《吾家有女初长成》)时惊喜却也不意外地认识了另一个可爱的姑娘——彭雪芬!彭雪芬在这部电影里塑造的女大学生孙亚芳的形象非常之好,珠圆玉润的圆圆脸,一双令人难忘的大眼睛,笑起来还有着baby fat,穿着打扮一套又一套的换,以现在的眼光看也毫不过时,和谭咏麟饰演的杨嘉中由误会而渐生情愫的搭档有爱极了。看完后好几天脑海里一直盘旋着杨嘉中坐在亚芳家门口的大树上弹着吉他对着她唱情歌的情景,以及彭雪芬的一颦一笑,娇嗔讨喜的乖巧模样。后来无意中看到又一部永昇出品,谭咏麟主演(那时校长在台湾把电影合约全签给这间公司了,所以永昇电影的男主角基本全是他)的校园电影《学生哥》(台湾原名《暑期工读生》)相关介绍时,心里立刻决定要赶紧看到这部电影,两部片子的风格和海报差不多,都是讲述大学生的故事,不过前者是刚进大学一年级新生的生活,后者是大学生集体在暑假出去尝试自食其力的打工生活,女主角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应采灵。

倒霉的是,当年的我总是找不到想看到的女孩子的电影,彭雪芬之前我喜欢徐杰,总是找不到她挑大梁的港片《两小无知》,就算后来看到了,也还是缺少她的台片《跟我说爱我》、《年轻人的爱》;彭雪芬的电影资源就更棘手了,她虽是1980年代的台湾校园电影首席“学生情人”,红极一时的青春偶像,可惜出道后拍摄的《拒绝联考的小子》《年轻人的心声》《不妥协的一代》《奔放的新生代》《野性的青春》等学生电影全部绝版,连个录像带都找不到,中港台对各自老电影的保护不得不说还是很欠缺的。虽然才过去三十年,这些八十年代的电影却因为制片公司倒闭,拷贝遗失、版权不明等复杂原因,很多都失佚了,真是所有热爱电影的影迷的一大遗憾!

点进豆瓣网的《学生哥》电影条目页面一看,果然标注的人寥寥无几,唯一一个写下短评的人一看就是很久以前看的。在各大论坛和视频网站一搜,唉,又是一部绝版老片!虽然有点绝望,感觉很难找得到。但还是瞥了一眼那条短评【面包包 看过 2010-12-06
很青春的片子啊。。。记住了谭校长,记住了應采靈 。。貌似她的美貌在片子里给无限的放大了。】一下子又产生了更强烈的好奇心。我想,美貌就美貌了嘛,为什么说是“放大后的美貌”?难道是这个女主角平时不好看,只有这部戏才把她拍得比较美丽的意思?算了,反正当时也找不到片源,论坛没有,优酷无片,淘宝缺货,看也看不到,也只能在幻想中慢慢勾勒出“应采灵”的轮廓了。能取这样一个名字的人,想必也不会太逊色吧?
PS:那时网上还没有应采灵年轻时的相片,后来自己去台湾的拍卖网站上买下很多她的老相片,再拜托“怀旧碟子”论坛里一个神通广大的朋友施舍,才能上传她的玉照到网上和大家分享。

2013年3月的一天,我在淘宝上无聊地买买买,忽然想起了这部电影,不抱任何期望地打出学生哥、谭咏麟等关键词,忽然看到有个卖家将其海岸版的VCD上架了,大喜过望,虽然是刻录碟,也立刻下单。(转科普:上世纪但凡看过录像带的朋友,大概都对“海岸贡献”不太陌生, 它发行的录像带片头做的很有几分气势:波浪翻滚中一只美术体的绿色海马电光火石中辗转腾挪而出,伴随着节奏感很劲的音乐和一声普通话男中音喊出这四个字——“海岸贡献”。海岸的全称是海岸录影有限公司,商标注册于1995年初,公司的所在是自然是港岛。主要经营各种录相带,卡拉OK录相带,各种镭射碟片等。海岸录影对大陆影视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是大陆形形色色盗版走私录相带的罪魁祸首, 据说上世纪大陆放映的港片录相带十有八九是海岸贡献的杰作。而正是大量走私盗版录相带的泛滥才导致一个时期录相厅在神州大地上的泛滥。
海岸贡献最辉煌的时期就是它成立的最初几年里,香港大批的优秀的不优秀的武侠、枪战、喜剧等影片,其中自然也包括大量的港三片,通过它这样的制作发行渠道,涌入内地,极大的满足了对当时影视产品特别是对港台的影视产品认知仍捉襟见肘的内地观众群的需求。进入资讯发达的新千年后,海岸公司的风光不再,逐渐消失于竞争激烈的碟市中。)

碟很快寄到了家,拆开包裹,插盘入机,没想到老妈也来凑热闹,好吧,那就和她老人家一起等待美丽的洗礼吧。话说回来,海岸虽然发行了很多港台老片的LD镭射影碟、录像带、VCD,但是质量嘛不敢恭维,经常是4:3的显示比例,画面常常裁去主角身边的景物只留下正面或大头特写,有时候画面同时站着三个人,镜头却只能看到中间的人,连全身描写都没有,但是对于很多现今已不再重新发行的老片来说,海岸碟已经是不得已为之的下下选择了。

电影开始了,收回纷繁的思绪,主题歌的音乐响起,“踏着风儿走过来,向我走过来……”定睛一看,谭咏麟怎么又坐在树上弹吉他唱歌啦?!忍不住咧嘴笑了,他上一次坐在树上弹唱是为了追求彭雪芬,这次的角色还是一个大学生,却不必再担心会像前次一样落个被居民投诉“扰民”而被警察带走的下场,因为这次是在大学的校园里,1975年~1980年代的台湾社会校园民歌盛行一时,各种各样的音乐团体层出不穷,当时的大学生很多都拿起了吉他,自己创作,自己写音乐,去咖啡厅小酒馆驻唱,或者参加金韵奖、五灯奖这类的歌唱比赛,获得出唱片的机会。《橄榄树》的齐豫、《龙的传人》侯德健李建复、《小茉莉》的包美圣、《让我们看云去》陈明韶、《如果》邰肇玫施碧梧等人,都是从高等学府里走出来的学生歌手,他们通过发行一张又一张的民歌唱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歌运动,时至今日依然影响深远。我猜想抱着吉他在树上唱歌的校长这次的角色可能会是个学生歌手?但阿梁(谭咏麟 饰)却并没有这个打算,而是筹划着要在暑假和同学们一起去做暑期工。因此引发了一连串的趣事,甚至于邂逅美丽的爱情……

看着阿梁被父亲反对外出打工仍一意孤行,看着阿梁拒绝表妹的求爱,看着阿梁和同学们去建筑工地搬砖头、又开饭馆、在餐厅驻唱却一一失败,看着阿梁一个人去了大厦当管理员……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快三十分钟,李烈、林在培、崔守平、邱于庭、刘若玉(刘若英的亲姐姐)等台湾影视圈的熟悉面孔轮番出现,一张张年轻逼人的面孔和现在的饱经沧桑相比有很大不同。咦?怎么没有应采灵呢?为什么她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说好的女主角呢!(后来看了电影的朋友也跟我说,其实这前三十分钟根本就没有必要拍O(∩_∩)O哈~)

只见屏幕上阿梁在勤快地打扫卫生,给大厦的地板打蜡,那边厢一个蓝衣白裙的女孩抱着两大包水果徐徐出场,噢!她,应该便是我等待许久的应采灵了。

电梯里,怀抱纸袋的应采灵在人群的拥挤下左顾右盼,目光不时与阿梁相对,互报姓名后,她抿唇一笑,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在巴掌大的小脸上显得灵气逼人,镜头内外的阿梁与我,顿时有些心醉神迷。

应采灵是艺名,本名应志敏。1979年以20岁的芳龄踏入影坛,凭借女性电影《一溪流水》成名,在八十年代初的台湾电影圈以清丽脱俗的外表和灵秀独钟的气质受到各方瞩目。不得不说,女作家玄小佛为她取的这个艺名真是充分体现了她的特质。应采灵的气质在于她的眼睛,两只眸子极为深远,轻轻看你一眼就好像看了你很久一样。除了眼睛极有神采,她的其它五官也令人印象深刻:眉似弯月,鼻尖挺拔,樱桃红唇,嘴角上翘,脸形超小,整个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好像从二次元漫画中走出来的美少女。
应采灵是六月的双子女,性格上似乎也承袭了双子座可灵动可文静的双面特质,无论是处女作《一溪流水》的复仇女神苏灿云,《美丽与哀愁》里为情所困的徐婉莹,《台北吾爱》里勇敢追爱的吴爱月,或是《暑期工读生》里的清纯活泼的打工妹阿香,都拿捏到位,表现出色。值得一提的是,玄小佛根据应采灵的个性创作出励志运动题材的《小葫芦》,曾令她荣获1981年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在这部戏里,应采灵需要亲自上阵,像个真正的篮球运动员一样去比赛,为此她在炎热的八月拼命练习,终于掌握了一手上篮投篮好技术。

和倔强执著的“小葫芦”相比,阿香这个角色就平易近人得多了,好像身边温柔亲切的大姐姐,所以她去打工的时候也是选择做保姆,帮人家看小孩,乍一看还以为是幼儿园的老师。和阿梁在电梯相遇后,爱的萌芽悄悄在两个青年人心中滋长,两人互生好感。阿梁在阿香主人家的门外做出邀请小姐共舞的陶醉姿态,被偷偷躲在门后猫眼观察他一举一动的阿香看到,心里乐开了花,也情不自禁地在家中旋转起来。

他们的相遇本是偶然,此后的再见便是阿梁的刻意而为之了。他找到机会亲自把寄给阿香主人家的英文信件送到楼上去。两人展开交谈,阿梁发觉阿香“目不识丁”,阿香也知道了阿梁“连国民中学也没读过,国小毕业。”而阿梁一开始就在心里默认阿香是个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小妹,也许是怕她自卑不愿和自己往来,便没有坦承大学生的真实身份。一个温馨的谎言倒也没有阻止两人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保持来往。

 我觉得这一段对话十分重要,不得不说,编剧在这段男女主角“互为文盲”的情节设置上巧妙地埋下了一个包袱,当最后抖出真相来的时候是非常温馨动人的。
当阿梁抢过阿香家的垃圾桶钻进电梯主动要帮她下楼去倒垃圾时,他一定没看到,此时的阿香心领神会地眨了眨眼睛,露出慧黠一笑,这个眼神,这个笑容,彻底把我看呆了,然后举起遥控器倒退重播了好几次。

虽然阿香暗自埋怨“他程度太低了,不可能请我看电影”,但是阿梁却为结识了这么个单纯不谙世事的女孩而窃喜“国小毕业,喜欢看歌仔戏。”又一个神误会的展开,尽管不喜欢看歌仔戏,对他抱有好感的阿香还是接受了阿梁的邀请。

在戏院里,两人的表情也十分有趣,如坐针毡,台上的演员唱得悲戚,台下的两人却纷纷皱起眉头,但四目相对时,以为对方喜欢,还是很给面子的露出笑容。明明已经看得坐立难安,询问彼此时还是很捧场地表示“喜欢!”转过头又暗自吐槽:
——“他居然看得这么有兴趣!”
——“有什么办法,她喜欢看,我只好舍命陪淑女了。”
 阿梁被旁边看得感动的阿伯强塞了一颗槟榔,看见他大嚼特嚼的阿香嫌弃不已,自己却也很配合身边因戏入迷而哭卿卿的大婶用汽水点了几滴滴在眼角,做出泪流满面的感动状。不料阿梁转头看到,惊呆了“她在哭!真是标准的戏迷啊!”不落人后的阿梁怕她觉得自己不入戏,赶紧悄悄倒了把水擦在脸颊上,从台上乍眼望去,台下坐着年老的,年轻的,都沉浸在一片“泪的海洋”里咧。

看完戏后,阿梁进一步坚定了追求阿香的意志。原来他带着阿香去小吃摊上去吃蚵仔煎、肉糠面,阿香竟也吃得欢喜,让他满意地悟出“娶这种女孩有好处,省钱!”殊不知阿香一边吃一边暗自吐槽“他不会请我去大餐厅吗?”后来想着“我要慢慢教育她”的阿梁还买了漫画书送给她看,阿香边想着“他还以为我只看得懂连环图画,哼!”却还是欣然接受……两个人的内心戏都好丰富2333
虽然不断地产生各种神误会,但各怀心思却又因为对彼此有好感而互相迁就的年轻人,两颗心还是渐渐地越靠越近……

阿梁因为误放小偷进了大厦搬走业主的家电而被炒鱿鱼(这里又埋下一个结尾时的伏笔),打抱不平的阿香也跟着他离职了。两人结伴去了一座别墅内给一个富人和他“太太”做帮佣。阿香鼓励阿梁要充实自己,多读书,到补习班补习,到学校旁听——“做一个大厦管理员,既不能升级,也谈不到什么前途,当你有了学问,就可以做重要的事了。”一席话令阿梁对阿香刮目相看:“你真不简单,跟你相处越久,就越发现你有内涵。”

 在别墅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慢慢发现富人的“太太”其实是所谓的“午妻”(二奶),因为富人每天只在中午来,睡了午觉就走,晚上从不在家过夜。而且富人前脚刚走,三姐夫后脚就进门,起初他们不以为意,觉得姐夫看小姨也正常,不料阿梁却偶然瞥到原来他们在偷情。事情败露后上演一番家庭大战,“太太”抱着孩子出走,不堪忍受的阿香决定辞职,还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富人,一番义正言辞听得大快人心——“你口口声声骂她是个坏女人,你没想想自己做得对不对?你本来有个大公馆,还要娶个小太太,她如果不为钱,干嘛要当你的‘午妻’?”阿梁也要与她共进退,但是阿香却决定不再找事做一心回家,并断然拒绝了阿梁打听她家庭地址的请求,无论阿梁如何恳求、示爱。他失落地问:“我们以后也不必见面了吗?”

“我觉得这样最好,我们都留下很好的回忆,这一个多月,我们相处,我一生都不会忘记。我喜欢跟你在一起,在一起工作,只是现在,没有将来。”纵使隐隐生情,万般不舍,发乎情而止于礼,在现实面前,阿香依然是理智清醒的。

离开别墅,走在林中小道上,两人保持距离,各怀心事,想起整个暑假种种过往,满腹离愁涌上心头。镜头转向应采灵,从特写慢慢移动到拉出远景,足足有好几秒钟,如此绝美的哭泣神态彻底惊艳了我:那双深情告别的眼睛不染一丝尘埃,仿佛镶满了晶莹的宝石,她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转,如一只只流萤般依次亮起;又仿似在金色的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水随风泛起微微涟漪。此情此景,令人终身难忘。确实,这双眼睛无论去演什么题材的文艺片都是极具说服力的。

稍后的剧情便是比较常见的“大团圆”结局了,暑假结束回到校园后的阿梁终于在一次大学校园联谊会上与魂牵梦萦的阿香姑娘重逢,原来她的真实身份也是一个大学生!想起之前编剧精心埋下的种种线索如阿香看得懂英文门牌、吐槽阿梁送自己小人书、嫌弃他带自己去看老土的歌仔戏啦,恍然大悟!紧接着,编剧之前埋下的第二个包袱又在他们重逢之后不久及时地抖漏出来——之前因为假冒大厦主人进门偷冰箱偷家电害得阿梁被炒鱿鱼的那几个小偷恰好又在作案,被阿梁撞个正着,阿梁奋不顾身跑去捉贼,阿香也赶紧报警,一番打斗后阿梁被拼命挣扎的贼绊倒在地,幸好众人赶到帮忙擒住小偷,而阿梁和阿香也在经历一番波折后相视一笑。全剧终。关上电视,意犹未尽,不禁畅想他们接下来的故事、甜蜜的爱情、美好的未来……

很难不将《暑期工读生》与同样是谭咏麟主演的另一部《吾家有女初长成》(佻皮俏冤家)联系起来,两部电影都是同一间制片公司出品,拍摄的都是普通台湾大学生的生活,前者是校外打工,后者是大学校园,拍摄时间非常相近,在1980~1981年间,后者的编剧还是彼时非常年轻的吴念真。从这两部青春的电影里,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在大陆的青春电影里难以看到的清新和活力,首先两地编剧的水平就差了一大截,在台湾能做到剧情桥段和人物的个性设计上做到前后呼应,台词精炼风趣,大陆这方面有所欠缺,演员的演出也不及当年,至少当年的彭雪芬应采灵还有其他台湾青春片的恬妞、林南施等人常常不施粉黛素面朝天上阵,完完全全就是从你身边走出来的邻家女孩,亲切可人,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然后在校园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呈现上,大陆青春电影常常予人很“虚”的感觉,空中楼阁,很多情节设计远远脱离了现实里真正的学生生活,比如《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里被人诟病的学生堕胎、车祸、撕逼等。台湾第一部学生电影就已经是拍摄反思高中联考(内地是叫高考)制度的题材《拒绝联考的小子》(1979年)。内地直到1983年才拍出《女大学生宿舍》。八十年代初台湾尚未坐上经济起飞的快车,人人都还处在自我奋斗的阶段,如今被人广泛议论的“阶级固化”在当时尚未存在,大城市也不驱赶小地方上来的年轻人,很多电影传达出一种信息:年轻人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打拼,积极求上进,总能打出一片天!例如谭咏麟在《吾》片里父母双亡,当出租车司机赚学费,养妹妹,却坦然面对,不自卑自负,最终获得了班花彭雪芬的青睐。在《暑》片里他虽然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却非常向往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即使被父亲强烈反对也要离家出走和同学们一起去打暑期工,无论是当建筑工、开餐馆、在饭店驻唱,或是在大厦当管理员大小琐事一律包办也毫无怨言。只要你努力向上,生活是会厚待你的。这些拍摄内容无一不体现出一种崭新的时代面貌,也无怪乎台湾经济顺势起飞,成为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了。

我喜欢看谭咏麟主动和同学们去各地打工体验不同人情,喜欢彭雪芬和同学们游弋在山水之间欢声笑语,喜欢应采灵义正言辞地指责董事长包二奶的可耻行径,喜欢谭咏麟在树上弹吉他快乐地唱歌,喜欢彭雪芬像个男孩子一样驰骋在足球场上,喜欢应采灵在大学联谊会上认出阿梁后的狡黠一笑。这些细节很是趣致可爱,回味无穷,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在影片结束之际,波折不断的阿梁和阿香终于率领众人捉住了之前遇到的小偷,还了阿梁一个清白。两人相视一笑,谭咏麟轻轻地为应采灵戴上一朵小黄花,屏幕打出“剧终”二字。

 电影虽然散场,人生却还要继续。后来我又看了好多次《暑期工读生》,这个时候我已经非常了解应采灵。每次看着“剧终”二字定格在阿梁阿香微笑的脸庞上,就会想起一年后的1981年11月9日谭咏麟和应采灵带着各自的新作品一起入围第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男女主角,谭咏麟凭借《假如我是真的》一片荣获影帝,台上的阿伦激动地挥舞双臂:“以前我总是假想假如我是真的一位金马奖影帝多好,可是真没想到,这回不再是假如,而真的是我!!!” 不过,校长后来也没有选择电影而是返回香港发展歌唱事业,谭张的歌坛争霸战热闹了整个八十年代,显然唱歌比拍电影更适合他。而台下因《小葫芦》而获得提名的灵灵和前辈张艾嘉、胡慧中坐在一起,像一只害羞的小鹿,神情懵懂,不似身边的前辈气定神闲,此时她的身后就坐着未来的大导演徐克,虽然最终获得当晚最佳女主角的是张艾嘉。但颁奖典礼结束后不久灵灵就收到了徐克所在的新艺城电影公司《最佳拍档》的拍片邀约,可惜因故未能参演,接着就是与演员徐明的相识相恋,一年后女儿出生,灵灵渐渐淡出了影坛,专心在家相夫教女,再后来大女儿因为感情失败、忧郁症。。。抱歉,我实在不想再写下去。

但我依旧感激电影能让我和她在岁月的长河中奇迹般地相遇。时间是神工鬼斧的匠人,电影却是岁月的保鲜膜。久久的凝视着青春的应采灵,让我不停地感激电影的魔力,只有它,可以留下曾经在某个阶段无忧无虑的你。至于女孩后来的人生又遭遇了怎样的坎坷,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暑期工读生暑期工讀生(1980)

又名:学生哥(港) / 工读生 / 年轻的一代 / Part time job

上映日期:1980片长:91分钟

主演:谭咏麟 应采灵 林在培 雷鸣 李烈 刘若玉 魏苏 张冰玉  

导演:赖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