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督教而言,在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基本上呈现给民众或者是教众的都是其温和的一面,然而在中世纪,在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前,宗教呈现出来的却往往是黑暗的一面,因为那个时候的宗教权利非常的大,大到了什么程度呢?神职人员可以决定教众的生死。这是一个在当今世界被很多人无法理解的话题,但是在宗教如日中天的时代,这确实是日常。

然而宗教的神话最终被打破,是被什么打破呢?表面上看是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不论是何种运动,起决定性作用的都是人,当人开始聚集起来形成团结之势,宗教也就渐渐的低下身姿。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本片就是《陷坑与钟摆》这是一部爱伦坡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电影的故事也不复杂,总体上围绕着一个话题,那就是宗教与民众的团结抵抗来谈论。

《陷坑与钟摆》并没有所谓的主演或者配角,小说中的视角是第一人称,而本片中的视角是第三人称,这有助于我们对于整部故事的理解,以及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故事有多惊险。一个在接到了自己妹妹的离世消息的哥哥来到了妹夫家里。他想要知道自己妹妹死去的真相是什么,因为在哥哥看来,妹妹并不会突然离世,之所以突然离世的原因一定是隐藏着的。而哥哥很乐意将这个隐藏着的原因找出来。

然而妹妹的丈夫并不愿意告诉给哥哥真相,于是,在这个硕大的城堡内,哥哥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真相总是掩盖不住的,因为真相就是真相,当哥哥探索着这个城堡里的每一个房间的时候,妹妹的丈夫逐渐的变得不安起来,随后,他娓娓道来这个城堡的真实作用。原来这是一个宗教的领主的住所,而在地下室还有一间刑房,这间刑房是专门为了惩处异教徒所设,而什么是异教徒,妹妹的丈夫并没有定义。

真相越来越近,然而危险也在一步步临近。妹妹的丈夫不断地出现幻觉且最终在地下室蜿蜒曲折的道路中看到了自己已经“死去”了的妻子,妻子一步步的靠近,他最终昏了过去。而这个所谓的“死去的”妻子,实际上并没有死去,她因为与自己丈夫的弟弟私通而被处以极刑,但在人的帮助下逃了出去。因为丈夫不愿意家丑外扬,因此,只能告诉外界,自己的妻子暴毙。

当哥哥来到这个地方,自然是知道了真相,就在这个时候,丈夫开始显现出来自己极端的面目,原来他就是那个邪恶的宗教领主的后人,他要在这个城堡里继续着自己的邪恶,然而本片的寓意就是邪不压正,危急关头,众人携手帮助哥哥成功战胜了邪恶的领主的后人,然而被囚禁在牢笼里的他的妻子却永远的被留住了。

《陷坑与钟摆》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亮点,因为在视听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的不过是一个个精心布置的场景以及发生在这些场景中的故事,这些故事单独看没有什么意义,但本片就在这些没意义的场景中却表达出来了一个道理,在面对邪恶宗教的时候,人们应该如何对抗?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然而要真正的施行的话却很难。宗教的势力一定程度上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渐渐的形成了一种权威性,这种权威性要被推翻,绝不仅仅是普通的民众们联合起来就行。之所以西方世界要文艺复兴,主要是在舆论上破除宗教对于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心中的影响被破除后,宗教的势力不过是一个聚集起来的团体,这个时候,只需要另一个团体合力,就能轻而易举地将其推翻。这就是民众们集合起来的能力。

本片旨在用一种朴素的表达来印证这种观点,最终,邪恶的领主在死了之后,这个故事才算是完,而起先对抗这个领主的是他的妻子跟弟弟,然而他们并没有彻底的完成对抗,他们的对抗只在自己获得了绝对的地位之后才发生,一旦领主恢复了意识,他们的对抗也就瞬间被瓦解了。

然而哥哥带领着的一群人并没有屈从于这种虚假的对抗,他们真正的跟领主发生了搏斗且成功的证明了领主也是人,他也会死去这一理念,并在这个理念发生后,最终破除了对于领主的屈从,这是一种彻底的宗教革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从心理上和身体上共同完成了反抗。

文艺复兴之所以是西方进入到现代社会的分水岭,就在于文艺复兴中的西方人他们摆脱了对于宗教的依赖,且完成了对于宗教的重新定义。这看上去并不是一个大事情,但是实际上是在昭示着西方人们的思想得而觉醒。这种觉醒之后,西方世界的破局者获得了重新定义世界的权利,因此,他们才最终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然而讽刺的是,在今天,他们却宣扬个体之上,这就耐人寻味了。

……

你好,再见


陷坑与钟摆The Pit and the Pendulum(1961)

上映日期:1961-08-12片长:80分钟

主演:Vincent Price John Kerr Barbar 

导演:罗杰·科曼 编剧:理查德·麦瑟森 Richard Matheson/埃德加·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