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设定]
主角的双重身份:
1.一个年轻女人
20多岁,感情不稳定,脏话连篇表现出教育程度低,也暗示她来自一个同样lower class的原生家庭,进而可以猜测她经历的成长之路。

2.一个年轻单身妈妈
这几个孩子是怎么来的,当时为什么不避孕?是因为女主自己软弱还是也是只顾自己当时爽怀着侥幸心理?这些孩子的爸爸是谁,有几个爸爸?在几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们有没有参与过,是不是来了又去?那么孩子们是怎么看待父亲、怎么看待男人的?

可怜的孩子,可以预见她们人生的路会在马斯洛需求的下几层有更多艰难,可能会走妈妈的老路,可能会更惨,或者可能想上进却要经过更多挣扎。不禁想,上帝真是偏心,有的人是精心捏出来的,有的人真的就是鞭子甩出来的,由不得孩子们选择。

[生活背景]
职业方面,女主很自然地骗男主她是保姆,可见保姆这个职业符合她的阶级。电影里故事发生在周六,可以猜测工作日时她的职业也许就是保姆这个层次的。但后来从小钱袋里抠硬币的细节,以及5.8磅都给不起的细节,又暗示她们可能一分钱都没了,所以也许女主是失业状态,靠领社会救助金生活也说不定。

除了职业,她们住的也是贫民区。在英国,这种几层楼的普通住宅一般住的都是底层蓝领,或者独居老人、单身汉这样的人群,基本算贫民区。另外一种普通白领区通常和这种蓝领区仅一街之隔,都在紧邻的一片,就是片头吵架的那家人住的紧凑独栋,通常有两到三层。

所以这片子拍的就是英国现实的居住环境,和主角吵架的对方家庭情况是:住在紧邻的普通白领区,有男主人、女主人,显然劳动力更多,经济状况比主角家好;从片中只能看到他们的一个孩子,是女孩,还戴着眼镜,猜测也许是看书更多?教育更好?;吵架的原因是小妹妹一直想吃薯条,但是妈妈没钱,吃不到,所以去抢了别人家吃得起的女孩的薯条。多么细腻的设定,多么心酸。

还有一段对贫民区全貌的展现,选取的是一些局部,比如小小的阳台上挤着聊天的几个中年女人(一看衣服和体态就不是upper class的),比如遛完街回家在阳台上晒太阳的林永健狗,比如照不到阳光却也利用起来晾晒衣服的楼道,等等。

电影里到处都在体现她们的贫穷,比如那么小的女孩就知道麦当劳周几打折,而且吃个打折麦当劳都成了奢望(麦当劳1.99磅就可以吃个大汉堡,是英国在外面吃最便宜的快餐了,和subway并驾齐驱)。比如女主在吧台点餐时没钱,就把自己的那份省掉,也会让男主和孩子们吃好。

吧台的女侍也满口脏话+态度恶劣,可见这个pub也是lower class人群去的。

[手持摄影]
关于导演和摄影技术之类我就不懂了,但还是对手持摄影印象很深。晃动的手持镜头有点纪实感,镜头很近地拍人脸,其实是比较有侵略性的,但是就是在和这种镜头的侵略性的对抗中,更容易体现女主脆弱中的坚强、绝望中的乐观。

[母性光辉]
毕竟不是《永远的莉利娅》那种一惨到底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现实主义不是意在发掘现实中惨的一面,而是在展现这个类型的女性的生存困境的同时,表现女性才具备的母性光辉。

所以此片在女主的双重角色里,更偏重的是母亲那个角色。一场恋情的开始只是叙事的一条线,故事顺着约会的时间顺序开展来,但是每一个冲突点、每一个小高潮,都是妈妈这个身份带来的。比如给孩子们买了土豆片和可乐后为了哄孩子而跳舞,比如孩子拍窗户后出去把孩子们吼开,比如黄蜂蛰了最小的那个宝宝时发疯般冲出去。

女主骗男主说自己只是这些孩子的保姆,跟孩子发火让她们安静点,说因为这是她在适合的年纪第一次出来玩,这些都说明女主想掩盖自己的妈妈身份,过正常的年轻女孩的生活。但是妈妈这个角色是怎么都瞒不住的,所以最后这个“谎言”也被戳穿,而导演的温情就在于,并没有彻底遗弃女主、否定女性的母亲身份,而是在真相大白后,让那个连第一杯酒钱都不愿意出的男主,暂时保护了她们,没有恼羞成怒,而是送这些在酒吧外等了一天的孩子们回家。

开放式的结尾让人忍不住猜测,男主说送孩子们回家然后和女人聊聊,之后会做什么决定呢?女主和孩子们的命运会走向何处呢?孩子们的明天会不会就是女主的今天呢?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年轻单身妈妈的一天”的故事,看完真想走出去看看她镜头下的这些妈妈们,后来命运有没有善待她们。

ps.还有贝克汉姆夫妇的细节忘说了,在英国他们可以满足底层人民对潮流时尚和上层社会的幻想,中产阶级是不屑于谈论他们的。

黄蜂Wasp(2003)

上映日期:2003-11-22片长:26分钟

主演:Nathalie Press 丹尼·戴尔 Jodie Mit 

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 编剧:安德里亚·阿诺德 Andrea Arn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