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题材影片素来就是苏联二战题材影片中的重要类型,从早期战后的《侦查员的功勋》(Podvig razvedchika,1947)、《秘密使节》(Sekretnaya missiya,1951)到七十年代堪称经典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Seventeen Moments of Spring,1973)等可谓经典层出不穷,但继承了苏联电影衣钵的俄罗斯二战题材电影如今却是江河日下,虽然种类也算丰富但似乎谍战题材的影片数量却大大减少(好像谍战影片的编剧都在电视剧创作团队里了?),因此这部根据鲍里斯•阿卡尼(Boris Akunin)的间谍小说改编的影片《间谍》的出现就显得十分的难得。
为了吸引观众,影片一开始便通过纳粹的卡纳里斯海军上将与希特勒的视频对话来对影片的剧情进行了一个大预告:纳粹德国潜伏在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地下组织要在苏德战争爆发前搞个大新闻。这样的剧情预告着实很吸引人,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上映的影片《伦敦陷落》里的在伦敦进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般的激战,但可惜苏俄的间谍题材影片的一向是以智斗为特色,我们的这部影片同样不例外。不得不说这部的影片的智斗方式并不那么惊心动魄让人拍案叫绝,通过追踪德方地下人员的苏军内务部门截获了德军空投的电报员,随后苏军安排了一名假的电报员来等着德军地下组织成员的接头。在漫长的等待后终于等到了猎物的上门,虽然一度丢失了目标但凭借主角的记忆很快找到了这名在苏军档案部门上班的女士,并随后顺藤摸瓜捉住了最后的目标,代号瓦西里的德国间谍,这位仁兄居然也是内务部门的一名高级官员。
当然影片引人注意的地方当然不是这擒敌的过程,而是片中所设定的世界。这是一个略不同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二战的平行世界,影片中的苏联明显更强大更富强,影片中故事所发生的地点莫斯科,市容之繁华即使换个名称叫做巴黎或者纽约也完全看不出什么破绽,如果不考虑那些地标建筑的话。影片中的强大苏联有一栋地标性的建筑矗立在莫斯科,简单得来说就是帝国大厦的主体再加上一座矗立在屋顶的列宁的雕像,而我们敬爱的斯大林同志就呆在这栋大厦的顶端俯瞰着整个莫斯科。除了这栋超前的地标建筑外,影片中另一项超越二战时代的黑科技就是视频技术!虽然用的是黑白摄像头,清晰度也堪忧,但完全不影响它的使用,在德国,卡纳里斯上将可以使用黑白电视机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希特勒直接进行视频对话,在苏联,内务部门可以在任何地方打开隐藏的摄像机,对目标进行实时监控。这大概才是让作者把故事设定在平行世界的原因,因为没有这项监视技术恐怕就没法促成最初剧情的发展了。
然后来说说影片的主要人物,和苏联时代智勇双全擅长单打独斗的间谍主角不同,影片中主角的设定倒是和当代不少俄罗斯二战影片中的人物设定相似,即一名在老兵指导下飞速成长的年轻人。影片的主人公帅气、有正义感、专情且智勇双全,几乎代表了所有俄罗斯妇女心中的完美男士形象,如果说他还有什么缺点,就是年轻气盛,初涉这一行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以至于差点徒手打死德军电报员,在等待猎物上门的时间居然耐不住寂寞想去看妹子等。而选中并培养他的内务部门军官十月同志则更是老成和全能,甚至能和美丽的德国女影星跳上一段激情的热舞。可惜工作太积极的他直接查到了间谍战中最为灰暗的地方——苏德双方高层的秘密沟通渠道,这样他作为背锅侠就只能以被车祸作为惩罚来保守住这个秘密了。
接着来说下影片的含义,很多人都说看不懂结尾,斯大林为什么把瓦西里放回去了。其实瓦西里是作为德国间谍潜伏在莫斯科的,原本的任务是借机刺杀斯大林。但瓦西里没有这么做,反而直接去找斯大林自报家门,希望斯大林能接受希特勒媾和的建议(当然是要付出西部领土的损失),而无敌的斯大林同志却天真得以为留着这个传话筒可以和纳粹高层保持秘密接触从而避免苏德战争的爆发,因而才下令内务部头子一定要千方百计保护这位瓦西里同志。最后战前一天苏军送瓦西里回德国等于是默认了战争即将爆发的事实,但我们固执的斯大林同志还是天真得以为战争不会爆发(虽然影片没有明确交代斯大林同志这时的态度)。
最后想说的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二战影片,抛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以民族主义价值观,时好时坏姑且不论,但日常黑苏却也成了影片的必备元素。这部影片同样也不例外,仅替三处,一处是借主角的妹子的家庭来暗喻大清洗,她的妈妈正是大清洗的受害者;二处则是恐怖的苏联生物医药技术,特殊的化学试剂可以让俘虏在几分钟内躁动狂热然后自己说出自己的故事,生物试验室几个字就让德国女间谍花容失色马上招供;三处则是为了情报工作不惜一切代价,比如为了掩盖来接应的地下电报员的死,结果整辆公共汽车的37名乘客都被车祸沉入水中,让人嗨怕。

间谍Шпион(2012)

又名:Shpion / Spy

上映日期:2012-04-05(俄罗斯)片长:99分钟

主演:Danila Kozlovskiy 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 V 

导演:安德列·克拉夫丘克 编剧:弗拉基米尔·瓦鲁茨基 Vladimir Valutskiy/Nikolai Kulik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