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非常平稳,从中段父亲丢了枪以后开始揪心,氛围开始一步步走向窒息。
父亲和同事的对话经常被狭小的摄像机视角展示,比如丢了枪以后在车的挡风玻璃进入或者从带着铁栅栏的窗户窥见。
由一把丢失的枪开始,怀疑、困惑、恐惧、恶意,貌似家庭和社会的崩坏仅在短短的两周,其实一切裂隙的起源都有迹可循。在扭曲的整体环境里,无人能逃脱幸免。
电影里父亲说:“信仰就是不质疑”。但真正背离了信仰的恰是父亲本身,可能他还并不自知。信仰不是洗脑,也不是无底线的忠诚,信仰和质疑是完全可以并存的。父权和强权其实是深刻捆绑的。父亲的理由“我身在其中”,是苍白而无力的。这句话是很多加害人的自我开脱之词。
拉索罗夫的社会学背景让他能细微洞察社会和个人、政治和家庭的互文关系,在这部影片里再次抛出了伊朗的问题、女性的问题、青年的问题、暴力的问题,但解决的出路在哪儿呢?他没有给出答案,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有人说这是拉索罗夫献给西方世界的投名状,但这种牺牲自我的“投名状”代价也太大了吧。8年的监禁流放和随时随地的安全威胁。我并不这么认为。这只是创作者在勇于表达着身边的现实,这种勇敢的创作自觉不正是很多作者缺乏的么。而西方白人世界在戛纳观看这部影片时不掩对伊朗现状的嘲笑、夹杂着映后长时间的鼓掌,其实更加讽刺。现实中主导和收割伊朗问题的西方世界完全不会因为这样一部文艺作品而在自己的利益选择上有所自省和改观。付出极大代价拍摄的伊朗电影也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消遣猎奇的乐子。
我国的观众里,不乏大量觉得本片平庸无聊的观点。我很震惊。当然,对于自由的理解和感知度,每个人的阙值是不同的。但失去对危险和危机的理解和敏锐性,对于人,是非常可怕的。
关于艺术性方面,拉索罗夫总是差一点,不能期盼有太多充分的艺术表达。但这部已经比上一部进步了很多。结尾充满了伊斯兰宗教气息的音乐用的好,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