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本分析

故事梗概:

片中讲述了一个年迈的老人收养了一个7岁的孤儿女孩小花,用无私的爱和亲情抚养她长大,而小花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和温暖着老人,与此同时,老人的儿子媳妇从自私的不愿意收留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野孩子到被小花的董事和付出和老人的奉献精神所感化,最终接纳小花,成为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小花长大成人后,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回报亲人和爱。


叙事结构:

故事一开始就为我们建置了主要人物和主要关系。无私慈爱的爷爷,可怜董事的小花,有生育问题且自私的婶娘,懦弱没主意的叔叔,还有性格各异的相亲们。戏剧性前提的建立则是从爷爷坚持再苦再累也要把小花留在身边抚养成人,而婶娘对小花确实避之唯恐不及的一心要赶走这样一个多费口粮的“野孩子”开始的。

在中段对抗部分,主人公小花遭遇了婶娘的一次次的责难,包括婶娘处心积虑的把小花送走,污蔑排斥小花,踩烂小花唯一的精神寄托风筝等情节的设置使得主人公小花想融入进这个家庭获得渴望已久的亲情的戏剧性需求看上去难上加难。而后通过一系列情节的设置,主人公小花克服了一个个障碍,以德抱怨,以对亲情的强烈渴望和诚挚付出感动了婶娘,从而最终实现了戏剧性需求。最后为婶娘捉蚂蚱治病成为了中段的的重要情节点,直接导致了婶娘态度的根本改变。

中段部分还有一条线是小花和爷爷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却处处浓情感人的亲情。情节设置于爷爷的付出和小花的董事。贫困爷爷穷尽积蓄给小花买新鞋,为小花攒学费每天起早贪黑的砍荆条编框,最后再风雨交加的夜晚病倒。而小花也每天为勤劳的做家务,努力的学习。老人无私和付出,孩子的董事和努力显现出了祖孙二人对这份亲情和爱的无比珍视。这一老一少相依为命,情到深处不禁催人泪下。

结局部分是婶娘和叔叔改变了对小花的态度,从婶娘和叔叔变成了爹和娘,在叔叔三十岁的时候,村长揭开了老人的儿子宝柱也是三十年前捡到的孤儿的秘密。随着叔叔和婶娘的忏悔和感激泣不成声,片子的矛盾也最终得以完全化解。

片子的结尾处小花成为了村中的唯一大学生,毕业之后回乡支教,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将爱和感恩回馈亲人并传承下去,使整个影片得以完满和升华。

整个片子的叙事节奏把握较好,《暖春》作为一个针对普通百姓的农村题材故事片,没有让观众觉得拖沓或者看不懂,始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对于后续暖春商业上的成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主题和表现手法:

主题:暖春的主题是爱和奉献,虽然这是一个比较老套的主题,但是并不过时。在如今整个社会面对经济转型,人们逐渐利益导向和向钱看齐,像暖春这种如清风细雨一般的片子会给人们龟裂燥热的心灵大地带去久违的涤荡和湿润。我们迫切的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在于什么,是无节制的索取向亲人,向社会,向自然还是默默的奉献?像片中老人一样,生命最终完满是养育了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孩子的长大成人回报社会?我们在忙碌追寻中,是否迷失了自我的灵魂?

画面部分:

片中的摄影主要以镜头平缓移动为主,室外以暖黄为基调,描绘小花与爷爷在大山里砍柴的几个镜头,其画面光线饱满柔和,阳光洒满漫山遍野,映照了小花遇到了爷爷之后那抑制不住的愉悦心情。这几个镜头同让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遇到父亲情犊初开时的那压抑不住的喜悦,彼时张艺谋导演赋予画面高度饱和,浓郁的色彩充斥着整个画面宛如一幅油画一般。

印象深刻的还有婶娘第一次要把小花送走的镜头,大远景拉开镜头,两个人物走在大山的小路上,阴霾至远及近的逐渐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预示着主人公即将面对着不确定的命运。

与室外暖黄相比,室内则是冷蓝基调,一方面昭显着家里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更突显小花与爷爷相依为命紧紧依靠的温暖。

声音部分:

声音本身是一个强有力的表现单元,但同时也是对电影艺术要慎用的单元,音乐相当于对电影画面的多义,暧昧,与丰富而言它过份的明确,观众只能按照音乐确定的基调去接受画面。对于暖春中情绪音乐的运用,通过小提琴极具表现力和穿透力的声音加上凄美婉转的曲调,起到了感染观众,带入观众情绪的作用。毕竟暖春是一部针对普通大众的电影,声音的运用应该是直接,简洁,煽情,有效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演员的原生态表演,本片导演大胆的启用了大量非职业演员,这些非职业演员在镜头前的表现让人看不出一丝刻意表演的痕迹,这样赋予了人物的内涵更加的深刻和细腻。“会使用非职业演员的导演就是一个有办法的导演”侯孝贤如是说。暖春能够成功,演员表演实则起了很大的作用。主人公小花的塑造者张妍把饱受欺凌的小孤女那种惶恐不安,她逆来顺受,无怨无恨,纯真、宽容诠释的恰到好处。



二、制片管理

《暖春》是山西电影制片厂摄制、女导演乌兰塔娜执导的处女作品,是一部投入不到200万元的低成本制作。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影片最大化的效果是制片管理的一个难题,当然也是整个剧组人员智慧的凝结。小成本影片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就要以故事和艺术性上取胜,本片剧本故事虽然单一,但情节设置感人,农村题材电影,以乡村为拍摄环境,服装道具简单,大量启用非职业演员,这些都降低了拍摄成本。对现金流的监控和对拍摄时间的有效分配以及非职业演员的管理调度也是本片制片管理的重点。



三、营销发行

《暖春》在营销角度来讲是一个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这样一部以情动人的单一线农村题材故事片,想在充斥着商业大片的主流院线中生存是非常困难的。影片缺乏强有力的核心卖点,没有知名导演,演员,没有视听震撼的商业元素,且是农村题材故事。大规模拷贝量和进入主流院线肉搏对于这种小成本影片是不现实的。《暖春》的发行团队意识到,暖春的核心卖点就是片子实在的质量,真诚能够打动人心。因此,暖春走了一条主攻二级市场,地方发行加口碑营销的道路。

《暖春》首先在山西一省小范围的公映,小范围的成功给影片带来了良好的口碑,使得发行方和放映方对自己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更加有信心,主流院线挤不进去,发行方就带着片子一个一个省份的跑,每个省找到一个点,力图把口碑打出去,借以吸引全省的注意。

在乌鲁木齐,地方院线打出”不感动,不落泪可以退票”的宣传口号,紧抓影片打动人心的卖点,获得60万票房,此后,很多地区纷纷效仿,大打暖春的感人牌。

《暖春》逐渐在二级市场形成了强有力的口碑后,发行方开始尝试在部分地区进入主流院线。部分院线采用买断的方式长线放映。发行方依据题材特点,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这种精耕细作的方式,使得不到200万成本的总共投入16个拷贝的小规模影片获得了1500万票房的斐人成绩。

《暖春》作为一部弘扬社会核心价值——奉献为主题的影片,具有带动树立正确价值观导向的作用,因此,政府在暖春的发行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推动,各省市宣传委教委下达行政人物组织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人员观看。政府和市场的双管齐下,推拉联动,是暖春发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影片本身质量过硬则是其票房成功的根本原因。

《暖春》的营销成功启示了电影人,电影本身是创意产品,每一部电影都不同于其他,针对电影的营销应机动灵活,因地、因时、因片制宜。在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同时,用敏锐的眼光抓住影片的卖点,采取合适的发行策略,用心经营,小成本影片也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暖春”时代。

暖春(2008)

又名:NUAN CHUN

主演:田成仁 齐如意 于伟杰 郝洋 孙桂田 鲁园 许娣 

导演:乌兰塔娜 编剧:乌兰塔娜 Wulan Tana

暖春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