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1-18

天目:天目


陈石在迷雾中离开山顶的小屋,背着背包下山,天气渐渐晴了。一段发生于一年前的旧事也随迷雾散开而显露出来。

一直到游泳池的那一幕,生性直率的小吴问陈石:“你老婆怎么会和姐夫好上的?”事情的原委才真正清晰,而在这之前,我们只能跟着人物的言行举止去猜测。事实上,虽然有着戏剧性很强的故事核心,但片子外貌却犹如山水画般有着巨大的留白。宾馆里的神秘女子、笼子里的兔子、陈石的自伤行为、骨灰盒中的佛像……这些素材成为解读故事的线索,但其实并没有指向唯一答案。整个故事仍然是开放、神秘而安静的,就像台风的正中心,往往很平静。

一段围绕四个人的旧事,除去已经去世的妹妹,其余三个人的态度在一开始各不相同。陈石更多的是躲避,他希望在山顶的幽居和时间本身能让自己忘却;姐姐选择一种赎罪的方式,用修行厘清自己;阿伦虽然是所有一切恩怨的开端,但他其实已经将这段往事放下,他所希望的只是别人也能像他一样放下。然而,随着纪念日的临近,所有人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看这部片子时,时刻想到的是费穆的《小城之春》,一样是不可说的过去,大家彼此只能说些不痛不痒的废话,那些真正核心的答案,要么有人不想说,要么有人不想听。能做的,只有行走。《小城之春》里,玉纹和志忱沿着墙根反反复复地走。而在《天目》里,主人公上山、下山、绕着山道走、背着东西走、带着目的走、无目的地走……行走本身既调动了空间,而每一次空间的转变又代表了主人公心境的变化。风景在变,心也在变。于是,貌似静止的故事暗流汹涌起来。

就这样,故事在虚虚实实中向前。不同于目前大部分的大陆电影,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故事反而失去了魅力。在观看《天目》时,观众必须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感官,和主人公一起去猜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导演也使用了一些其实简单但却凑效的视听技巧,让整个故事安静但不沉闷。比如当三个人穿过楼梯走向台球室时,出现了几下桌球撞击的声音。画面中,陈石犹豫了一下。这个简单的处理让这一刻多了悬念,观众会情不自禁跟着猜测接下来的画面。事实上,整个片子其实只是展现出了四人关系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故事需要观众自己去想像。比如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阿伦本来想吐露的真相又是什么,妹妹与丈夫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像山中的大雾般自然产生,但妙就妙在,它们其实没有答案。

整个片子有着精巧的构思,即使像小吴这样的配角,除了承担与三位主人公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给片子本身带来很多明亮之外,小吴的家事又成为一根隐晦的线索,犹如四人情感故事之外的另一个关于情欲的注脚。

片子的几位主角,除去姐姐和阿伦之外,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但因为片子展现的是高潮之后的日常,所以演员的表演并没有太多夸张的肢体语言,更多的是内心纠结的外化,犹如一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杯子内的水其实已经晃得厉害,但还没有洒出杯子外面,其中的分寸拿捏尤为难得。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幕,陈石在佛堂外面漫无目的地行走,周围是虔诚的老年佛教徒,她们正绕着一尊佛像诵经。这些非职业演员只是本色出演日常状态(甚至像不知道有一个摄像机在拍摄),但因为与陈石存在于一个空间,一下子把陈石那种漂泊无依、犹如浮草的内心状态和有了信仰之后的自足与平静对比了出来。但是在吃素斋的那场戏时,小吴出去接了电话,只剩下姐姐和陈石独处一室,这时如果有一个微小的动作能够表现出他们俩内心的细微变化会更好,而现在画面上姐姐的表情则显得太过平静,于是片子最后的表白就显得稍微有些突兀。

在片子的结束地方,姐姐因为说出了压抑多年的心声反而获得了自由,选择了下山,陈石在看到佛像后也获得了某种平静,在一场幻觉之后,本来内心中关于死亡的阴影被多少驱散了,而本来心理负担最轻松的阿伦似乎变成背负最多的那个人。这一个关于情欲、自由与道德三者之间关系的故事最后终于尘埃落定。片子取名“天目”,既是地名,又代表着一种全知的视角。只是天地不仁,浮动的永远是人心。

天目(2009)

上映日期:2009

主演:章静 陈颖 张涵 吴爱国 

导演:周洪波 编剧:周洪波

天目的影评

jinying
jinying • 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