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趁著還記得,來分享幾個觀察到的點。
1、 結尾那個閩南語「suah」,就是「結束」的意思,e.g.「suah尾」,唸起來很好聽的。
2、孝賢的面相是有變化的,最明顯是耳垂和眉毛,都變得更「厚重」了,我的解釋是,他真的在用拍片來修煉自己。(以及,易智言跟他是同款眉毛)
3、朱天文這裡穿的是紅色的袍子,在《願未央》裡穿的是另一件,袍子應該就是她寫作時的工作服。
4、孝賢的手寫字體跟張愛玲的蠻像的,溫溫的,每一個字差不多大,蠻有耐心的那種。
5、孝賢的英文(pronunciation)蠻好的,比80%的人都要好,連讀、弱讀、濁化他都會,這個蠻意外。日文他也會,反正他腦子真的很好。
6、他看事情,都是直擊本質的那種,比方說他談高捷,他認為高捷的臉「有一種凝聚力」(沒人會這麼形容的),以及他對政治的看法,「他們的智慧不太夠」。
7、持攝影機的那個人不知道是誰,很會拍,比方說他就把陳國富拍出一個知識份子的樣子,我想到前幾天看到他當年的影評集,裡面居然都是談馬克思/布列松/德萊葉,這類蠻嚴肅的東西。又想到不知道哪裡看過他說的一句「拍不拍電影不重要,能一輩子當影迷比較重要」(類似意思)。
8、陳國富還說,斬釘截鐵地說,他願意拿他拍過的電影去換回那段可以每天和孝賢、Edward Yang碰面、聊天的時光。唉,寫到這邊又很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