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横亘与我内心很久了: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少,换种说法就是我们为什么会犯罪以或者说我们什么时候想要犯罪。其实关于这些呢,犯罪心理专家已经给出了答案,比如说特定的行为,认知模式,行为养成规律,环境因素的互动一系列深层次诱因可能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但是我这里想要说明的问题是以已发生的犯罪事件来谈谈身为第三者的我们在何种情况下会拉近与恶的距离,甚至实施犯罪。
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在看完《嫌疑人X的献身》时,当我看到石神为了靖子而去犯罪埋尸,我一直好奇只是因为单纯的喜欢靖子吗?为此我买到了这本原著去寻找答案,书中对她为何去帮助靖子母女埋尸并且制定周密的计划让警方的他的自首杀人深信不疑的情节篇幅不多但足以说明原因。书中是这样写的:邂逅花岗母女后,石神的生活从此改变了,自杀的念头烟消云散。他重获生命的喜悦,单是想象母女两的生活就令人开心,所以对石神看来他不是顶罪而是感恩。我们可以看到致使石神犯罪的原因在于他对于美好事物的保护,换句话说他在他在维护自己的心灵支柱。因为他清楚地明白如果自己的支柱倒塌,他也没有再活下去的意义了。现实的心理在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让我们站在正常的犯罪案件的视角,一个案件离不开两个人:行为人和受害人,离不开两个部分:受害人家庭与行为人家庭。想到一个案件会影响到至少8个人的未来生活真是可怕。《案发现场》《局外人》都是围绕犯罪的衍生问题而展开的,最有力的证明应该是七五事件了。此时应该是我们距离恶最近的距离了,这三个例子都是由感情而生恶的,复仇心理等等都会导致我们做出反社会行为。
我们通常会把一个王朝的腐败归咎于统治者,把校园欺凌归咎于组织者,把偷窃行为归咎于实施者,汉娜.阿伦特曾经在《艾伦曼在耶路撒冷》中写道:恶,不只属于极端的集权统治者,它还属于每一个平庸的参与者。王朝的腐败是全体公民的恶,校园欺凌是整个学校和每个家庭的恶,偷窃行为是整个社会的恶,多方面的恶聚集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氛围’‘,也可以说是一种恶性的从众行为。
谈及从众,不得不说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志愿者中挑选了4名容易从众的人参与一次人为设计的“杀人案件”,实验结果是3人选择了“杀人”,也就是说你在恶的氛围下实施犯罪的可能性是75%,当然这只是一次实验不必太当真,但他也在告诉我们距恶的距离并不会太远。根据社会心理学家斯塔利.米尔格兰姆提出的六度空间理论猜想,我们可以假设我们与一名行为人员的关系不会超过6人,这当然给我们与恶的距离给出了答案,但是这个假设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个人是不支持的,比如说他把志愿者设定为从众心理较强的群体,来自单一的国家,价值观信仰都大相径庭等等吧。从众的影响因素太多了比如行为一致性,表态前后,个体与文化,责任等等等等。所以我们不可说不从众,也不能说完全独立,而应该在独立思考后做出是否从众的选择,来大大降低犯罪的可能。


我们与恶的距离我們與惡的距離(2019)

又名:The World Between Us

主演:贾静雯 温升豪 吴慷仁 周采诗 陈妤 洪胜德 曾沛慈 林哲熹 

导演:林君阳 编剧:吕蒔媛 Lu Shih-Yuan

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