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麦浪翻滚,像田野上的海浪。这一切涌进男主的眼里,突然他从树上跳下,兴奋地跑去对父亲说,大意是,他明白了世界的公式,即世间万事万物的关联,因此他决定不再非从事艺术不可,他可以做任何事,并一直发现真理与真相。这个片段令我触动,因为这似乎有些搬水劈柴、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的意思。当不再滞着于道,道甚至可在屎溺中寻到。所以孔子认为,日常生活做到极致,庸夫庸妇也皆可是圣人。男主就进入了悟道的状态。


不过也有不理解的地方。麦浪如何激发出事件万事万物都是有关联的这个顿悟呢?为什么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法则男主就不再滞着于从事艺术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最近在B站听某位老师讲解“君子不器”的含义,其讲解对我的纠偏是,君子不器不是就让人不做工具人,因此既对工作等领域安排的任务不予重视,这是借成语为自己不更努力一些找理由、开脱。那么君子不成为具体的器物,他要成为什么?老师也用到万物的联系这一思维方式,他说,杯子、碗或者说其它各个性状的盛水工具都是“器”,要“不器”,就是明白了工具与水以及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超越了固定的形式,只要满足这个关系就是道。


男主从麦浪中看到的联系,对创作、自然界的真实、对人的意义这三者间的联系有什么启发?作者不从事艺术自信也能实现的那个道是什么?

(2)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是美术课上,老师放映着教学图册,问包括男主在内的一班学生:“大家能不能看到画家在画此画时,把所有的浮华自赏都抛在一边……”。这是能看到的。以写作或影视剧为例,我们能从文辞字句以及演员的动作表情中看到,他是投身于一项艺术还是仅仅迷恋某个艺术门类中的自己?后者始终困在一个“小我”里,这样的作品会缺乏一种厚度与深度吧。而那些忘记了自我,去描绘自然社会真实的作品,比如拾麦穗的人、一双开了胶泥泞斑斑的鞋子,这些作品真实的仿佛在心上压下一个重痕,印象久久不会忘记,那是一种神圣感?


老师接着说:“修炼行为举止、修炼手艺,真正的艺术自然而然通过你们产生。”我赞同这个观点。不仅绘画,任何创作形式,都是自己的人格、内心的反映,我们看到的、理解的和笔下的世界,不过是我们的心投射出来的样子。所以儒家学派实践的落脚点都归结到“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


在艺术作品中,“我”究竟应该置于什么位置?老师讲到:“如果总是我我我,只会引发悲剧。”并举了毕加索的例子为证,指出后期他的作品就是太重视“我”,为了求新而求新,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因此“根本不是什么艺术品。”


影片后半段,男主在西德的老师对“我”的观点与此不同。他认为“只有将主观能力表现出来”才是艺术家,因此作品中有个性、创造性和“人类从第一天起就具有的”人性,这样的作品才不仅仅是手工作品。因此老师的艺术作品就是用油脂作画,油脂的触感、温度包含的是他被善良的畜牧人从政治斗争中逃出这一段经历,从此心里不再有人种的区隔这样的偏见,取而代之的是人性的爱。老师的心里始终都被这股爱填满。


男主更认可西德老师的观点。在东德画所谓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墙画时,他就称那“纯粹是装饰画”,或许是他的心里感受到作品里没有人性、性格。老师指着男主的创作,模仿创新派同学们做的刀割画、脚印画等等,说“这些,不是你。”是的,艺术作品为什么可贵,因为里面总是表现了凝练的、高贵的、带给人力量的人性。那些转型成功的媒体,手里的密钥也是说人话、有人性,仅此而已,不难也难。

(3)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反复出现的“真实”这个词。最初出现时,是小男主看着全裸的姑姑弹钢琴,姑姑对他说:“不要把眼睛移开,因为真实的就是美好的。”再次出现时男主在女朋友家翻看画册,他疑惑,为什么照片更真实、活泼、生动,但是人们却更喜欢修饰过的、更美观的画像呢?或许此时萦绕在男主心里的问题之一是,“为什么人们要逃避真实?”后来,男主的作品办了画展,记者会上男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真实的,就是和谐的、美好的。”记者也在镜头中认可,画作具有不可描述的“真实的力量”。


看大家的影评时记下一句话,我认为这句话就是所有创造类型的内核。“艺术的创作并非炫技,也不是停留在表象的不知所云。它首先是真诚的,与生命息息相关。”任何演绎的传奇故事,他编织的故事情节表象下,是努力表达人心与世界真实一面的努力。


无主之作Werk ohne Autor(2018)

又名:Never Look Away / Work Without Author

上映日期:2018-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18-10-03(德国)片长:189分钟

主演:汤姆·希林 塞巴斯蒂安·科赫 葆拉·贝尔 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无主之作的影评

S.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