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诞生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其悲剧的根源,归结于嫉妒说和轻信说。但是很显然,如此解读下的奥赛罗和伊阿古的双商竞赛毫无看点可言,不足以形成对伟大作品的深刻阐释。所幸新世纪的地平线上出现的诸如心理学、殖民理论、后殖民理论,带领人们开始沿着身份认同与他者角度,剖析奥赛罗对威尼斯、白人、基督教社会身份认同的困境、失败与否定这条路,揭示其轻信、嫉妒、杀妻及其自杀的深层心理原因。

在这种背景下,当代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改编的新版《奥赛罗》,给出了将情绪推向不可逆转的癫狂状态的背景环境,或许可以帮助理解奥赛罗和伊阿古两个不可理喻的偏执和邪恶。
希特纳的《奥赛罗》里一场混战的群戏当属题眼。作为当代改编版本,希特纳将故事移形当代中东战场,摩尔猛将奥赛罗变成了英军军官,受元老之命征战土耳其舰队也变成了英军驻扎塞浦路斯的守备军营。当伊阿古的扮演者罗里金奈尔穿着松松垮垮、举着酒杯从音乐嘈杂的街头酒吧中走出,当莱斯特饰演的奥赛罗变身肌肉男,无声上演制服诱惑,人们还以为这将是一个颠覆式的改编呢。
然而并没有。除了衣着和场景穿越,演员们的台词都相当忠实于原著。现代战争的即视感,只是给剧情增加了更多躁动、不安、郁热的气氛,明显散发出一股男性荷尔蒙气息,并且浓郁地体现在了群戏这一场。
这场充满酒精与斗殴的群戏发生在奥赛罗和他的新婚妻子来到守备军营后不久。军人们带着斗志而来,却了无发泄之地,于是只剩下无穷无尽的酒精、吹牛逼、下流的言语和手势,伊阿古挑起的一点争端足以让十几个男人无处安放的荷尔蒙悉数爆裂,随后赶到的苔丝狄蒙娜就像裹挟的小船,随时可能被暴风雨倾覆——结果副官凯西奥因为打架而被免职,伊阿古趁机靠近了奥赛罗,得以进一步诋毁凯西奥和奥赛罗的妻子苔丝狄蒙娜。因而这场戏起到了明显的催化作用,从无所事事到丧心病狂的催化剂,为奥瑟罗最后的崩溃、爆发、丧失理智增加了情绪上的合理性。
军队生活、上下级和战友之间的关系,正是导演希特纳在这次改编中,理解人物动机的关键,为此他还特意请了从退伍的军官来指导演员表现军营里的冲动与冲突的细节。在谈到自己的执导理念时他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军队在这出戏里面是绝对的中心,这也是我深知我们会去探索的。在战斗中度过的一生,投身于暴力中的一生,究竟对这部戏的中心男性角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处在戏剧漩涡中的女性角色产生了什么影响。”
无疑,这版《奥赛罗》的最大看点是两大奥利弗戏王的演技对飚,然而军营中的群戏则是改编中最匠心独运的地方。希特纳保留了莎剧中两人的力量对比,从一开始意气风发的将军奥赛罗,逐渐被猜忌吞噬,显露出嫉妒与自卑;而猥琐卑下的旗官伊阿古,逐渐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得志而张狂,两人的表里变化共同推进,被莱斯特和金奈尔演绎得相当好看。另一方面,当代战争背景赋予了原著更丰富的层次感,看起来也更鲜活易懂。应该说,莎翁对奥赛罗和伊阿古两个主要人物一善一恶的设定相对刻板,且性格中都带有一种不可理喻的歇斯底里,但如果说奥赛罗和伊阿古在科索沃和波斯湾曾并肩战斗,他们(以及凯西奥)之间的敌意酿成了另一种厮杀,即战争背景下的人格扭曲或畸变,故事就变得好理解了。正如罗胖所言,“伊阿古和奥赛罗看起来是人格分裂的。如有你有15年的时间与死亡和毁灭相处,这种极度恐慌的感觉会时刻萦绕着你。”

原文发于公众号,有摘录
<图片1>
想看可爱的Wuli小胖请戳《爆冷击败裘德洛和抖森的老司机》https://site.douban.com/276734/widget/notes/191877369/note/576737114/
以及欢迎来小站玩儿https://site.douban.com/276734/

奥赛罗National Theatre Live: Othello(2013)

又名: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奥赛罗

上映日期:2013-10-17(新西兰) / 2013-10-26(英国)片长:220分钟

主演:艾德里安·莱斯特 罗里·金尼尔 琳赛·马歇尔 乔纳森·贝利  

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 编剧: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