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dation Jérôme Seydoux-Pathé, rétrospective "Greta Garbo, la divine". Accompagnement musical par Hijune Han.
故事在一条街上、几个夜晚里展开,一个屠夫、一个服装店主兼淫媒,掌控了整条街上没有出路的年轻女子的命运——她们除了出卖色相给上层社会的富有男人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出路,连买肉都不得不献身给屠夫……两个多小时的影片讲述了几个女子的命运,互相之间偶有交错,描绘了同一条街中上层和底层生活的天壤之别的写实图景,既宏大(至少有十几个人物的一幅群像!)又精致。 帕布斯特真的是一个能吸收各种流派动用各种体裁的伟大的多面手:表现主义痕迹明显,但全片显然是现实主义的基底;情节其实有些mélo还加了点悬念,但帕布斯特的故事始终没有强烈的抒情,不直接召唤同情心。当朗在城市与郊区、铁路与地道、地下赌场与假钞作坊里天马行空地构建出一个难以企及的抽象恶人马布斯博士时,帕布斯特就在一条街上细致地织起几个普通女孩的命运线;同样是充满社会关怀的现实题材作品,相比茂瑙的《最卑贱的人》,帕布斯特又有比Kammerspiel丰富得多的表现手法……
影片在富人和穷人的生活之间不断切换,两边的对比之鲜明,让最后街上居民愤起砸场子的场景显得格外合理和解气。但帕布斯特的人道主义是一种更细致也更可靠的关怀:在朗的意识形态中,人性有某种根本的抽象的恶,可以被意志力超强的个体激发,让整个社会陷入罪恶之中(朗的电影里只有大阴谋家为了搞黑市搞犯罪而光顾一些底层场所时才出现底层人,总是以愚蠢的被煽动的集体形象出现,没有个人肖像);而在茂瑙的现实题材的作品里,底层人(《最卑贱的人》)、农村人(《日出》)拥有的某些与生俱来的德性,即使面临困境、历经诱惑,也总是屹立不倒或是在迷失后最终回归。而帕布斯特在这部片中对上层社会的贪婪与堕落自然也是尽情揭露(比如用肮脏手段操纵股市以牟取暴利的情节,也是朗时常采用的),但他对底层民众的表现丰富而有层次:有愚昧也有善良(Asta Nielsen演的女子的父母就是例子),有勇气也有胆怯(一开头两个女子去求屠夫给她们肉的那个场景),痴情女子可以为了浪子而献出一切,逞强父亲可以为了面子而伤害女儿……而屠夫和服装店主/淫媒两个角色则充分展现了这个社会的权力关系:屠夫并不是什么上流人士,但他在这条街道垄断了肉这一必须资源,于是便可以为所欲为,让穷困女子就范;而服装店主则成了女孩们和上层之间唯一的中介:她帮助女孩的表面热心背后,都是在等着机会把她们推向富有男人的怀抱……帕布斯特对20年代魏玛德国社会不公的控诉,可能是最具体也是最有力的。片子描述几个女子艰难挣扎但也难免不幸命运的同时,也直接地控诉了压迫女性的几种不同力量:肆无忌惮地靠金钱占有女色的上层男人;为女德为家族面子而伤害女儿的愚昧父亲;只要一有机会就立刻把能握住的权力关系转化为性交易的卑鄙屠夫;依附于金钱与父权之下压迫女性的女性淫媒……这部作为底层群像的电影可以说首先是一幅女性群像。
主题之外,谈到影像的话,这部片中也有不少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屠夫把警车叫来街中,从警车的高度以一个轻微的俯视视角拍到的在肉店门口排队的这些穷人的面容和姿态,在冷漠和恐惧之间,几乎看不到怒气;而结尾处聚集在富人喝酒寻欢场所外的众人听到他们放纵狂欢的声音时的愤怒表情,则是通过从楼上向下的俯视镜头展现。屠夫从半地下的房间里透过窗子看到路边年轻女子的腿,露出的淫荡的微笑;到结尾处他被走投无路、对每次都侵占她肉体的女孩砍死的血腥画面,也是通过同一扇窗户展现(而后女子在狭窄的街道里逃跑的那一幕,镜头几乎在跟着跑步的节奏晃动……)。嘉宝在这部片中不再只是靠容貌赢得观众:她冰冷忧伤的表情、犹疑不决的气质和人物的形象完美结合,她和另一位女主演Asta Nielsen一道,为这部片能够成为伟大的人道主义影片提供了可靠的表演。
这部片因为有性暗示镜头(其实并没有任何真正的暴露画面)而遭到各国审查机构的删改或禁止,原片已经不在,几个修复版本都是在各国流传的不同版本基础上综合剪辑而成。今天看到的是2009年的最新修复版,被称为是“完成”的版本。但可能跟《大都会》的修复版一样,是否真的完成了,可能还得等很久才好评论。
又名:The Joyless Street / 没有欢乐的街
上映日期:1925-05-18片长:125分钟
主演:Asta Nielsen 葛丽泰·嘉宝 Agnes Este
导演:G·W·帕布斯特 编剧:Hugo Bettauer/Willy H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