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编剧,只是入围最佳影片,让我想起了去年是枝裕和的怪物,也是得到最佳怪物。两部电影的共同点就是故事讲得足够好,足够吸引人,同样,也就是电影亮点更多在于故事,而电影退居成讲故事的手段。并不是说这两部电影在故事之外的部分不够好,而是没有故事那么强烈震颤观众,电影的配乐、镜头、角色都是很棒的,电影感十足!让这个故事能成为电影!而不是写成小说也一样。但是故事毫无疑问是最出彩的地方,也是这两部为什么很出圈的原因。
当然,这部某种物质,用了更偏激的手法去加强故事的刺激性,就是拍成cult片。用很猎奇的手段、很吸引眼球的画面维持观众的高度注意力。毫无疑问,讲故事,这部电影是很成功的,热度也很高。
但是,电影某种物质这种表达手段,就相当于把镜头直接贴在观众眼睛上了,相当于导演直接和观众说我就是想表达这种讽刺,就是想展现这种女主的困境,和自我的崩溃。就是由于过于露骨的表达,让故事显得很直接、很刻意,这样在不够含蓄的同时,让主题少了一些深度,无非进行拓宽表达。这也就会使得大部分观众看完只剩感官刺激,以及导演喂进去的主题。
这样的强叙事、快节奏当然有好处,就是能在一开始就吸引观众,(像是某种物质的开篇的设定介绍,和怪物里家长和老师的那无法沟通的场景)牢牢抓住观众,让故事变得很有意思、很吸引人,不会像大多数文艺片那样沉闷。至于这种手法能不能抓到观众,就看观众喜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故事,当然,一个故事并不能对所有人的胃口。怪物属于温情、让人感动的故事,让很多人喜欢。某种物质属于刺激性、甚至让人恶心,就很难让所有人都喜欢。
但是也就是这样,会显得过于刻意。就像寄生虫一样,普通商业片受众也能看懂导演喂给观众的主题。但是也就是这样,会让人觉得无法更多地思考,留下的印象好像只有当时观影时的震撼,看完大部分人就忘了,再就是有些人能类似换位思考一般,去感受电影想表达的,极少数人可能有相同经历,能一下子共鸣到。于是,这部电影看完就忘了,再拿出来看时就还是当成刺激的故事片、商业片来看。
那文艺片该怎么讲故事?讲沉闷的故事?像是侯麦的人生四季四部曲那样?平淡,但是故事看完后,不一定能立刻明白,或者发现自己就不是文艺片受众。但是真的喜欢文艺片的人在看完后能延伸出自己的思考,有一种看文学作品似懂非懂,但喜欢其中韵味的感觉。这样的话,在以后人生某个阶段,会突然想起这部电影,理解其中某个场景、某个桥段想表达的,或是再很喜欢,琢磨地看了几遍后终于明白了。
文艺片可以含蓄,也可以很直接,完全在于创作者想怎么讲故事,想以什么样的氛围讲。
或者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保留回味绵长、暧昧不清的氛围感和深埋其中的更想表达、传达的意图,也以直接的刺激去吸引眼球,为自己吸引来更多观众、来关注自己的作品,让作品得到广泛传播、可以将自己想表达的传达给更多人。
如何进行两者的配比、或者平衡其中的比重是每个创作者自己的选择,就看自己究竟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比如某种物质就是以直接、吸引眼球作为更大权重的内容,而另一部类似的电影节获奖作(最佳影片奖)钛 则是选择过拉高含蓄、回味、要去更多思考的内容比重。
最后再说回某种物质,本片以cult片的形式讲故事,影片维持着强烈的讽刺、鲜明的悲剧基调,直到结尾高潮戏份,女主变成的怪物被迫爆发、血洗全场。这就让影片想表达的发生了变化,用一种让观众叫好、创作者更是爽到飞起的处理方式—进行暴力宣泄、进行报复、反抗!一反前面的无力、被动,直到结尾最后一幕才重新回到影片的讽刺、悲剧基调。全片我最爱的也是结尾这一惊喜不已的高潮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