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素食主义者,计算机科学专业出生的剧作家和演员,目前正在筹备出版科幻小说。
H:资深戏剧编导,不多说。
地点:一家中华料理餐厅。
Z:我要多吃点,今天看的我非常累,能量消耗巨大,我昨天就感觉到了(看完很饿)。
Z:这部剧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它的表达技法。一个核心概念或者主题该如何表达?《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是一部颠覆性的作品,它完全淡化乃至完全舍弃了传统现代主义中“结构”的概念。这是一部没有结构的戏剧作品,没有场景的切换,所有故事全部发生在新迦太基的一间客厅;没有情节(的发展),事件的发生似乎完全随机,仅从随意的对话中衍生出来;鲜有人物,仅仅host和guest两队夫妻。这些所有的情节和思想,也是这部剧最厉害的地方,都由人物的对话支撑和构成——语言,最直接的媒介。但同样也是最难的,他(Edward Albee)真是个天才。而且这部剧的主基调相当直接,开门见山,从乔治和玛莎从party宿醉归家,玛莎质问乔治“垃圾堆”是出自哪部电影之时,Edward Albee通过刻意戏谑《芝加哥》嘲讽了美国电影/戏剧产业等典型的美国派或者好莱坞派的剧(《芝加哥》大概是30s美国最热门的戏剧之一,而《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在1966年初次上演)。当时,包括现在好莱坞所弘扬的一直是幸福,爱,英雄主义,美国梦,美好。如果是好莱坞执导的《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历史系副教授乔治一定是一名从底层奋斗上来的励志人物,而大学的工作与生活有是多么的美好。但这就是Edward Albee的独道之处,这部剧里乔治只不过是个活在谎言里的可怜虫,毫无才能可言,校长兼历史系主任的岳父完全不认为他能胜任继承学校的工作,私下生活也凌乱十足。贯穿整部剧导演都在试图说明这样表面风光的中产阶级生活背后到底是什么,至少在这部剧中Edward Albee似乎给出了一个消极的答案,即我们都生活在谎言之中,人们把幻想和现实混为一谈;生活也早已离不开谎言,我们就在谎言的游戏中半梦半醒。而为了使观众浸入无章法和不符合逻辑的对话,导演Edward Albee天才般地使用了另一个手法:酒精。众人从始至终都没有离开酒杯,因为醉意导致人物的神智不清和几近疯狂完美地将散乱的对话拼凑;因此观众看来,一切无逻辑都顺理成章。酒精带来的醉意也有另一层的重要隐喻,它使整部戏都像冰块一样处于浸泡之中,浸泡在一个不愿醒来的梦。夫妻二人用游戏一般讲述自己和客人的糟糕人生,乔治杀死母亲害死父亲,把此写成小说还未果;年轻生物学家(老师)和妻子结婚的真正目的;以及,他们儿子的死亡。戏剧也被推向了一个高潮,一个现实与梦境重合的最高境界,乔治和玛莎不愿意面对儿子死亡的真相,始终幻想他仍然活着,并会在明天回家过21岁的生日(至于为什么是21岁,一说21岁是英联邦国家中的成人礼,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日)。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提到儿子玛莎都如此抵触,几近狂怒,其实他们内心深处都知道现实到底是什么,只是不愿意从幻想中爬出来。而最后乔治直接开始吟诵圣经内容也不难看出导演想表达我们本身已经无能为力了,救赎,祈求上帝,也许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到最后人物也都淡化了。
Z:这部剧的人物也相当复杂,乔治和玛莎相互憎恶却又深爱着彼此。
Z:解构真的太费功夫了,你得把这些所有元素一个个拆开,你还得理解——还有作者的创作背景,这个倒是自己查查就懂了。但建议用维基百科,百度太狗屎了。
Z:《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的对话乃是这部剧的精华所在。锋利。残酷。藉由对话把整个现实扒个精光,正如台词所说,把皮肤扯开,把肌肉撕裂,看到四肢和躯干还不够——五脏六腑也要一并移除;骨头看的一清二楚,还不够,必须深入,直到骨髓。剧中相同程度的隐喻,对白或独白数不胜数,但他们都担任同一职能,这些言语最后都指向一个大母题,即Edward Albee想透过戏剧传达给观众的信息,警醒我们,让我们思考。
H:这样荒诞派的戏剧哈罗德·品特也尝试过。《法国中尉的女人》啊,《情人》啊,特别是《情人》(不是杜拉斯的《情人》),把荒诞藏在一个美好的女生故事的外壳之下。
Z:不过我第一次获取这种颠覆式的体验是从一个日本导演那里,叫三谷幸喜。
Z:Edward Albee这种戏剧的形式可以被称作后现代主义。这帮人当时就想,为什么我一定要遵从严密的结构,遵从戏剧对情节、人物的固有设计呢?于是一种近乎反叛的后现代主义戏剧诞生了。效果如同《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震撼。整部剧都服务于一个思想,而不是在剧情最后才显露道理。哈哈,不过他们之后发现这样的戏剧观众并不买单,偶尔来个一两部还好,一直看就不行,有时候也看不懂。
H:就像吃苹果一样,现代主义是帮你洗好剥皮,观众只要负责一口口吃就好了;后现代主义就是一课苹果放在你面前,你胡乱地啃食,左一大口,右一小口...喔,应该说直接给你吃维生素药片了。但就像人不能忍受服用药片来获取营养的方式一样,作为戏剧导演必须要注重在这个空间里和观众的互动,和戏剧的整体效果,吃苹果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
Z:所以后现代主义剧作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也开始更倾向把戏剧改编的更大众化。比如Edward Albee的作品《山羊》,当然这个有点猎奇,讲述一男子爱上了一只山羊,但也同样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不过就难免参杂了商业气息,所以精彩程度也明显次于《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之后,师从Edward Albee等后现代主义大师,许多能完美兼容后现代主义的荒诞和较高大众接受度于一体的大作家出现了,也活跃于好莱坞。像是一个轮回或者回归,电影和话剧又变回和我们更熟悉的模样。这么看来,《复仇者联盟》这类电影的出现也是必然(inevitability lol),哈哈。
Z:Anyways,好莱坞完全不能和英国老牌戏剧相提并论,文化底蕴差太多了。
记于2018.9.15晚,文字不代表两位老师的真实观点,仅是我个人理解和解读后尝试得出的重述性总结,部分语言组织上的问题以及台词的不准确请全数归结于我个人。今天有幸能参加第二届国际戏剧影像展,并和两位老师共进晚餐,收获颇丰,特别感谢我妈制造的契机。还有部分关于莎士比亚晚期戏剧特点的讨论,有空再发。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National Theatre Live: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2017)

又名: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 灵欲春宵

上映日期:2017-05-18(英国)片长:198分钟

主演:艾美达·斯丹顿 康勒斯·希尔 伊莫琴·普茨 卢克·崔德威 

导演:James Macdonald 编剧:爱德华·阿尔比 Edward Alb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