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在威尼斯时的名字在荒凉的加尔各答》,声音部分完全相同于《印度之歌》。画外音与画面的平行叙事,声画完全分离。彻底的空镜头,半梦半醒的神经质,亚热带雨季湿漉漉的欲望,恍惚疏离的叙事。不是记叙一件事情,而是表达一种情绪,一种感觉,而且这情绪不是当下的、即时的,而且事隔经年之后的回顾、记忆,这记忆也并不是明确的、完整的,而是破碎、犹豫、若即若离的,它并不想邀请你走进内心。
这牵涉到另一个重大问题:谁在说?一般而言,对于文学作品,“对谁说”优先于“谁在说”,而《印度之歌》本身的文本令人生疑:叙事者众多(两男两女),而且时而回顾、时而亲历,从叙事结构来看,故事采用的是倒叙手法,这暗示着叙事者和读者一样,是从上帝视角看问题,他们早已知道故事的起因、发展、结果,作为画外音的存在,他们像讨论一部电影或别人的家常里短一样讨论这件故事,我们由此“偷听”到了这个故事,我们是根据对文本(故事本身)的解读(叙事者视角)的解读(我们自身理解)来了解这个故事的,那么叙事者是谁?他们是故事的主角吗?在回望自己的生命?是朋友、旁观者?
他们是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