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后和朋友回溯了一下,上一部让我哭得抽抽的电影还是2021年的《你好,李焕英》。
作为一个泪点低、共情能力强的人,我可以说是从开头没多久就开始落泪,然后就一段一段地哭到结尾,哭到散场眼睛都红肿了,直到上完厕所出来还在喘气。
怎么说呢,很日常的拍摄手法,很多美好的空镜,我特别特别喜欢这种风格和感觉,很多镜头都踩在了我的心上。这是这部电影最不起眼的一个优点。
整理一下想说的:
1.临终关怀,病人、老人的尊严。
男主的爷爷和姥姥在老了、病了之后,受限于退化了的行动能力,仿佛最后一块遮羞布也随之被扯下,小到日常的换尿布、擦身,大到被病痛折磨得想放弃治疗一了百了却身不由己。所以临终关怀、安乐死,值得考量。
2.亲情、家庭,晚年独居。
现在有句流行的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我一度很认可,甚至奉为圭臬。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时而认可,时而摇摆。人是社会性动物,尤其是我这种靠与人互动汲取能量的外向型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对婚姻和家庭以及找到灵魂伴侣持悲观态度,我目前真的是很排斥结婚生小孩组建家庭,也想过以后独居生活。不是不担心老了怎么办,而是也看到不少即使有家庭有子女,仍然过不好晚年的例子。
和子女住,双方各有不便;和老伴住,总有一天会孤身一人。如果不结婚没小孩,那直接就是孤独终老。和好朋友相约养老院?谁知道呢。
3.重男轻女,母女的关系。
两代人的重男轻女,姥姥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辛辛苦苦照顾卧病在床的父母是她,被父母指婚烂泥老公的是她,却因为嫁入被改姓而不被亲哥哥承认是家人,不被得到父母的遗产。结果自己面临死亡,也依然把遗产留给嗜赌成性的小儿子。女儿自己也觉得付出比接受更心安,包括她很心疼妈妈,就辍学回家帮妈卖粥,本应该能受教育而有不一样的人生。唉:-(,一生被索取而自我pua“付出是美德”的东亚女人,和“一生都有人兜底”的东亚好大儿。太经典太真实了。
4.代入感。
太有代入感了。我觉得那位姥姥太像我嫂子的妈妈了,身形都是瘦小的,都戴着老花镜,和女儿的相处方式都是口是心非甚至严厉、从不言爱。然后电影设定他们一家都是潮汕人到泰国定居,让我想起我姨丈。姨丈家也是潮汕的,依稀记得姨丈说他爸爸就是下南洋没回来,然后他妈妈就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当时他家里可穷了,他妈妈和他都很不容易。姨丈与我而言是像姥爷一样的角色。看电影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到底是哪一种亲人离去的方式对于家属而言会更痛苦,是电影里这种查出病来然后给出期限,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的生命在病痛中逐渐消亡,还是亲人遭遇猝不及防的情况,比如睡梦中突发脑梗等。朋友说了句:哪种都是痛。唉,是啊。都是痛。
5.印象深刻的催泪片段
一想到电影里的童言无忌却会被爱你的人珍而重之,我就心好痛。小孙女说的“我长大要当医生,治好奶奶的病”,男主小时说的“你要给我存钱到去世那天,我要一百万,给你买新房子”“种的石榴要留给我吃”,姥姥都当真了啊。
还有难得人聚齐了吃饭,姥姥以为可以高高兴兴地一起打牌,结果被儿女各种推诿,姥姥落寞地放下手里的牌那个镜头看得我心碎。想到今年暑假过我爸那边吃饭,两个姑姑家庭都来了,但是包括我,也是吃了饭就走了,对于我爸来说心里也挺难受的吧。
姥姥的家门口郁郁葱葱,让我想起姨丈大姨旧家阳台和楼下杂物房门前的盆栽以及那棵鸡蛋花树;姥姥家里杂物拥挤但有序干净整洁,也让我看到了姨丈旧家的影子。甚至我小时候吃糖留下的一个小盖子,被我顽皮地盖到了一个钓鱼翁摆件头上,直到姨丈家搬新家时他都原封不动地搬了过去,甚至今年我去的时候还有,而姨丈已经去世817天了。
太痛了,这部电影。我真的,很难接受亲人好友的离开。太痛了。
朋友说要是我能听懂潮汕话,那男主给姥姥唱的那首童谣估计会再痛击我1000点。我代入了一下我妈给我唱的“快睡,快睡,妈妈的心肝宝贝,睡,睡,睡,睡,小宝真美丽”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我真的躺在床上哭得不能自已。
人啊,生来就是孤独的,爱让人变得完整,也让人变得有缺憾。让人坚不可摧勇往无前,也让人有了致命的软肋。我真是缺爱,又恐自己不配爱,不会爱,不敢相信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