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看完让人难以平静的电影。
题材和故事其实并不新颖:身患重病的老人,叛逆乖张的外孙,在死亡终点的前夕互相陪伴,彼此治愈,最后用姥姥默默无言的爱,上演了一出隔代亲情的动人大戏。影片的情节设计基本在预料之中,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对祖孙二人相处细节的捕捉刻画。比如,阿安会在姥姥睡着后为她清理掉落的白发,会注意并记得姥姥不合脚的鞋,会心疼姥姥操劳又孤单的生活,用自己稚嫩的勇气为老人打抱不平;姥姥则一直用深刻隽永的爱包容着阿安,无论是在门口特意为外孙栽的石榴树,还是到死都没有动用的百万泰铢,亦或是卧病在床仍不忘问出的那句“你吃饭了吗”,都令人无比动容。最喜欢的,是姥姥和外孙捐棺材祈福那段。一张纸符是对三个儿女幸福安康、财源滚滚的祈祷,另一张纸符却只祝外孙找到好工作,祝姥姥中得彩票。哪一头,都放不下,挂在心里就沉甸甸的。阿安总爱问姥姥,自己在她心中排第几位。我想,姥姥其实早就回答过了。是众多挂念中的一环,也是会特别提及的牵挂。这是现世中复杂的爱,无法回应少年尖锐又干脆的情感。但是,相信阿安最后敲着棺材说的那句“你在我心中排第一位”,姥姥如果能听到,也会很开心。


此外,祖孙俩打趣嬉戏的日常也很让人羡慕,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联想到自己的奶奶。我一直觉得,老人的大笑是很珍贵的东西,但可惜的是,自己虽然和奶奶感情深,却似乎缺乏让她笑出来的能力。我从小便跟着爷爷奶奶,准确来说,八岁之前在奶奶跟前撒泼长大,八岁之后在对奶奶的想念中长大。印象里,对奶奶的感情大多伴随着眼泪,奶奶估计也是,看着这个不讨喜的笨小孩在严酷的新家里磕碰着长大,总是心疼居多。于是,长大以后,就更加渴望给老人快乐,份量至少足够,中和掉回忆里的苦涩。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懂事的孩子,却不是个讨喜的孩子,所以从不敢计较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份量。但是,我很享受,奶奶打给我的说想我了的每一通电话,以及我每次回乡探望时,那一桌子我爱吃的菜,还有她拉着我四处和街坊邻居炫耀说:“是我孙女,放假专门来看我们嘞!”这是我接受到的,为数不多的,炙热真诚的爱。所以,每次听到她对死亡的悲观想法,都会感觉心痛到无法呼吸。生死之间的不同,果真如余华所说,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对他人的太阳,我大概永远无法直视。
除了亲情,电影也讨论了许多复杂的社会议题:重男轻女,空巢老人,临终关怀,家庭教育,每一项都现实到让人脊背发凉,电影的后半段,我是皱着眉看完的。最难过的,当然是二女儿那句“儿子继承遗产,女儿继承癌症”。可悲的是,姥姥明明也是上一辈重男轻女的受害者,却依旧走上了伤害代际循环的老路。正因为深陷泥潭,才愈发感同身受。不解的是,我的长辈们所拥护的那个无须讨论的事实,在把女儿们排除在现实利益之外后,却始终舍弃不了从中汲取的情感价值。不可否认,利益与情感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难以一一对应,但连利益分配的讨论空间都不愿意给予,实在是违背我朴素的感情观。因此,总忍不住设想,如果阿安不是外孙而是孙女,姥姥还会为她存下那百万泰铢吗?我知道这样的想法很阴暗,甚至是在亵渎祖孙俩真挚的感情。但作为女性观众,每当我将电影里的这些女性择出,映入眼帘的总是一副副佝偻站立的形象,沈默下的伤痕,一道接着一道,落在东亚的大地上,却成为分割彼此的天堑。
即便如此,电影的音画还是值得大夸特夸!每一首背景乐都特别好听,搭配上泰兰德小镇美丽的风景,仿佛夏日沁人的风,缓缓吹进心间。导演也很擅长以景衬情,好几个空镜设计,风吹叶动,云卷云舒,草木无言,却掷地有声。演员的演技也很好,能够把如此细腻的情感传达给观众。马群耀真帅啊!不愧是我爱过的男人!唯一的问题是,马哥长得太乖了,一双狗狗眼加上以爱滤镜,真的很难代入叛逆小孩的人设😭。不管,长着狗狗眼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这就是我的信仰,狗门🙏。
总之,是一部好电影,看完也让人想了很多。但是,应该不会推荐给其他人。

电影海报

中国家庭The Chinese Family (Working Title)(2024)

主演:普提蓬·阿萨拉塔纳功 彤达婉·奔提维此弓 

导演:帕特·波尼蒂帕特 

中国家庭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