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4年的9月初,这篇文章最初是今年春节我想写的主题,但是每每想起这话题又太沉重,迟迟没有动笔。最近有一部高分的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触动我不少,让我鼓足勇气,决定写下我作为“女儿”的心声。因为想表达得太多,计划写一个系列,给自己一次和父母和解的机会。
昨天晚上看了《姥姥的外孙》,生日免单,电影平静且动人,我从电影中后段哭到骑电动车回家的路上,不是想到了我家老人,而是痛心女人这一辈子,女孩结婚前属于娘家、结婚后属于婆家,养育的孩子最终也会散去,过自己的生活,最心疼的老人的是女儿,最不被疼爱的孩子是女儿。
01我是不详之女?
结婚后、疫情前,父母都是在北京过年的,先是在大哥家,后来在我家;而我从来京上学后,再没回老家过过年,2011年到2022年,11年的时间,我硕士毕业、结婚生女……一直没机会意识到,老家早就是一个我回不去的空壳了。
2022年12月疫情管控结束前,父母回山西养老,2023年,我第一次遇到了春节回家的问题,我爸倒是无所谓,我妈早就给我打预防针,大意是过年时家里人太多,住不下之类的,如果回去,让跟大哥错峰。倒是也理解,我妈这种讨好男人型的人格,一定费劲心思伺候好大哥一家子,自己也会累得不行。问了大哥初五离开临汾,我买了全家初五回去的票。同时,我竟然有些小小的失落,过年忙碌的都是我妈一人,曾经我妈还有我帮助,现在增加了老尤,她一定能省不少心,现在不是那么回事。
后来呢,初二那天,估计大哥一家觉得在临汾真的有些无聊了,给我打电话,早点回来呗,一大家子在一起,我归心似箭,仿佛这通电话印证了我的家人那么爱我,逢年过节缺我不可,一直惦记着我,改签了票,初四到家。
2024年春节来了,这次大哥嫂、小哥嫂早早就跟我交流,想让我回家过年,他们不在乎那些“封建迷信”,小嫂甚至整理出来自己第二套新房的所有被褥。太了解自己的亲妈了,我跟哥嫂们说最关键的是妈,她在乎、焦虑得会睡不着,两个嫂嫂分别给她打了电话,然后告诉我没问题了。买了除夕前一天的票,没想到从订票的那一天开始,亲妈不断给我打电话,我一个快40岁的人,依然像自己小时候一样,被教育着:你要懂事,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会给娘家带来噩运,他们即使不在乎,但是我在乎,别最后出事了,我怪罪你……
我怼回去,坚持回家,我还带了好多东西呢,我不信你们不想要。一个又一个电话打来:担心初一那天被我堂哥嫂注意到,我会影响到堂哥们家的运势;帮我问好酒店价格了,让我还是住酒店……
连办公室同事都在劝我回老家掀桌子,这太欺负人了。他们这些京城人是理解不到山西农村的封建余孽竟然如此不堪,我们一家在当地,早是被人羡慕不已的改命城里人了,骨子里竟然还是被我妈老思想主导着一切。最后我暗下决心这个年肯定不能回家过了,同时努力掩饰自己的不爽,只怕我妈发病,找了些借口,票买不到之类的。
老尤劝我:如果最后真没回去,还是会被老人抓住辫子没完没了的,确实过年了,不到正月十五,年就不算过完,劝我回家。
初六,一家三口踏上回程,跟前一年一样,大哥一家离开山西后,我妈一定累倒了,而我和老尤就是买药照顾,每天我都带着他们外食为主,不能累着我妈做饭。老尤每年总是疑惑:为什么儿子不买药,老两口自己都舍不得买药呢?
我在老家小心翼翼,送了他们大红包,又给他们的车加满油。但是我妈突然让我去看舅舅姨姨,我很奇怪,因为大哥正月初二去拜访过了啊,那些礼物都是我买的让他拉回去的啊。她在胡乱解释着,我已经更伤心了,辛苦工作的我,假期是有限的,我想带孩子在家乡游玩的时间那么紧迫,还得再一次被命令当成她炫耀的工具,我心里先问了一个无声的问题,“既然想用我,为什么还要用天神地鬼吓唬我不让我回家过年?!”。
接着问了她:你说让我去大舅家和小姨家,可以,我买两份礼物够不?你想好啊,小舅和表姐会不知道么?!
她回答:你说得对,得买4份礼物。
我:我这人比较实在,一家我给500元,一共2000元,你可以转交给他们,这样你多有面子,当然啊,你来决定给不给,我觉得我赚的钱,可以自己家人花,不明白为什么要给他们花。
接着我又说:表姐家娶儿媳妇从我这儿拿走的2万元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还,按理说,是不是应该他们更感激我,我可是资助他们家娶了儿媳妇的,为什么还得我拜访她?!你的儿女这么出息为什么还要讨好她?
她语塞。又说了些有的没的话,什么钱借给亲戚就不能指望还。最后话风转弱:明年过年我不在临汾过了,让我的儿女付出太多了,我儿女来回路费就很多很多了,还得多花看亲戚的钱。
我越说越激动:“也许你喜欢那种方式,但我实在不想忍了,是那是你的亲人,不是我的,我也没跟他们相处过,你不要非拉我下水,他们并没有对我好到哪儿。我们替你争的脸,早够你坐享他们的尊重了,你咋老把自己的姿态降得这么低。”
我还是把钱留给了她。尽量掩饰着自己不愉快,离开了临汾。
我不是瞬间失去那个家的,是被一步步往外推出去的。从此后,我只有原生家庭,需把精力放到我跟老尤打造的小家了。
02二十一世纪了,封建礼教还在杀人
如果我一直生活在农村,我不敢保证这些事会让自己不舒服,毕竟这样的要求和规定在农村是正常的,更可怕的是配合的女儿人数可以达到百分百,离婚女人就像第三种人似的,春节时躲在外面,不在亲朋好友前出现。这样的无形规定,不需要法律发挥作用,群体的眼光、道德绑架就足以维持着一种畸形的秩序,不在这个秩序里,你就是不道德的。你不可以早恋,不可以谈几任男友,25岁前没有嫁人的女儿,你不仅是你家的累赘,更是所有人的跟中钉,明里暗里数落着你的种种,甚至你离婚都是不对的,离婚意味着你已经低人一等,未来你只是“二手货”。
20多年前,央视《半边天》栏目采访了一位陕西的农妇刘小样,她有一句话说得很形象:结婚是农村女孩来说第二次生命,结婚前属于娘家,结婚后属于婆家,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少。
传统家教对一个农村女孩一生影响非常大,刘小样一面努力做着好媳妇,做好家务、孝敬公婆,另一面悄悄藏着自己躁动不安的心。她当年给电视台写信内容震撼:
在农村,有钱可以盖房,但不可以买书;可以打牌闲聊,但不可以去西安。
不可以交际,不可以太个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坏。
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打破它就会感到无助、绝望、孤独,好像好多眼睛盯着你。不需要别人阻止,你会自觉自愿地遵守这些规矩。
因为我来自于这个环境,所以我深知跟那个农村决裂有多不容易,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爱北京,她包容着外地人,女性在这里也能拥有和男人一样的工作机会,甚至可以赚到比男人多的钱。
走出来我很高兴,时至今日但是我依然承受着来自父母的各种道德绑架指控,没有为娘家做出更大贡献你是无形的枷锁,让我可以永远心无旁骛地支出。还好,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换取了现在经济条件不错的生活,如果过得惨的话,那就是《姥姥的外孙》里姥姥的哥哥说的那句话了:以后不要再来了。
03剧透,印象深刻的电影细节
存钱的路
卖完粥去存钱是电影开头就有的情节,有路上的情节,穿不合脚的鞋走很远的路,也有到了银行的情节,老人不让孙子进银行:观众以为姥姥在防外孙看到金额有歪想法,姥姥说怕泄露个人信息。
结果电影快结束时,剧情才交代姥姥一直在存的钱是就是留给阿安的,每月定期存,从他一年级存到了姥姥去世,而他小时候边玩游戏边说的话,他也回忆起来:要用100万给姥姥买新房子。阿安最后取出了所有的钱,买了坟墓大别墅,我泪奔。
细节是,回忆情节安排了两列相反方向的列车,象征着过去和现在。阿安跟银行通话时,正好走到去银行必经的铁道旁,这时先安排了一列与阿安逆向而行的列车呼哧而过,阿安回头看到小时候的自己跟姥姥去存钱,记起了当时的对话,回忆结束,阿安回过头又有一列与他同向的列车来了,回到现在。
坟头撒花
电影以姥姥组织全家人给她的父母精心上坟而开始,以全家人给姥姥精心上坟而结束,首尾呼应,不一样的是,阿安之前在玩游戏,这次却没有玩游戏,因为这是他给姥姥买的大别墅。我泪奔。
不计付出和没有回报的女儿
阿安的妈妈甘愿付出时间和金钱去照顾老人,阿安质疑妈妈有目的,事实上这是家里唯一没有惦记过遗产的孩子,阿安最后也理解了妈妈,并主动把姥姥接回家,照顾到终老,弥留之际,姥姥给他比了1,阿安在乎的谁是姥姥最满意的人,有了答复。
电影一面刻画无能又不孝的小儿子和无微不至照顾老人的女儿,形成大反差,再用老人把房产留给了欠债的小儿子,让观众感受到更为强烈的大反差。姥姥扔女儿冰箱里的过期食物,怕女儿遗传到癌症,妈妈不争不抢却通透清醒,用“儿子继承遗产,女儿继承癌症”幽默化解对话。我泪奔。
片尾曲是中文
也是电影主题曲,我在网上搜了,歌名译为《永远美好》,歌词大意:
感谢这些时间
写下的故事线
爱笑的你在每一天
灿烂着我的心田
……